第十章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中国农村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二节中国城市现行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中国农村现行土地使 用制
一、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的构成与特征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个不很完整和明晰的土地使用权;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尚不十分稳定的土地使用权。
二、产权稳定与农地利用
产权不仅对经济主体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而且决定了经济绩效和收益分配。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了农民土地收益的不稳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稳定意味着未来的收益不确定,从而导致投资不足。
由此可见,适当延长土地承包期,增强土地承包的稳定性,是今后我国农村土地使用制改革的重点之一。
三、土地用途管制与产权流转
产权流转是市场交易的基础,也是资源有效配置的保障。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因有国家用途管制规定,其流转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在用途管制条件下,土地产权不能充分流转,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资源难以达到最优配置。
三、土地用途管制与产权流转
可见,为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一方面,政府应对耕地进行合理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以保证粮食安全;另一方面,政府应逐步放松非耕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管制,让农民享有充分的土地流转权,以提高农民收益和土地利用效率。
四、政府征地与农地产权保护
在现行土地产权制度下,农地转为城市用地的惟一合法途径就是通过政府征地。这样,政府就成为农地转为市地的惟一买者,成为农地的买方垄断;同时,政府也成为市地的惟一供给者,成为市地的卖方垄断。
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政府借助“公共利益”的名义,从事非公共利益的事业,侵犯了农民土地产权,侵害了农民土地收益。
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还不能充分体现公平和效率原则。
农民土地收益得不到合理补偿的一个原因在于,政府实行低成本发展工业化的道路;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凭借征地的垄断权,通过低价征用农地、高价出让市地,从中获利。
第二节中国城市现行土地使 用制
一、传统的城市土地使用制
(一)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的特征及其弊端
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是指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之前的那种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行政划拨;无偿无限期使用;禁止土地使用权转让。
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弊端
环境的建立
,极易滋生腐败,造
成国有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
二、现行城市土地使用制
(一)城市土地使用制改革的目标与进程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城市土地使用制的改革。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行城市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把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推向市场进行流转,即全面开放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
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