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何所依本文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7月30日第5版记者 刘涌 北京报道我每天还是那些事儿,只不过都要惦记着法院的判决。”廖丹的声音有些疲惫,他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同时希望自己的努力弥补能够获得法律的同情。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廖丹退回了全部欠款。 过去四年,为了给身患尿毒症的妻子做透析,廖丹私刻公章,。廖丹的行为涉嫌诈骗。 但除此,他没法给妻子治病…… 难道大病猛于犯罪?而面对大病,并不只廖丹做出了如此残酷的选择。江苏女孩杜云在刚刚结束高考后便做出选择:放弃上大学,赚钱给身患癌症的母亲治病。 诸多类似的选择日益频繁地进入公众视野。他们有着相似的命运—遭遇大病,巨额的医疗花费使单个家庭的力量显得单薄和脆弱。从这个意义上讲,大病的救助需要制度性的保障。 “大病保障是衡量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准。”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7月19号在主持召开医改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时指出,“目前我国基本医保已覆盖城乡,但大病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突出,往往一个人得大病,全家陷入困境。” 在这次会议上,李克强提出了我国未来大病保障制度建设的两个路径: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逐步提高基本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取政府委托办理、购买服务等办法,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保险。大病来势汹汹 对于妻子的病,廖丹可以稍微松口气。 爱心人士为其筹集的50万元,至少可以保证未来几年内妻子做透析的资金。“这笔钱将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负责执行,专款专用,只用于我妻子的治疗。”廖丹如是说。 不要说一个困难家庭,即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家庭,50万元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也正是大病的可怕之处。它不仅威胁健康和生命,更重要的是其巨额花费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生存能力。正所谓“一个人得大病,全家陷入困境”。 在国际上,对大病的描述也正是基于其给家庭经济能力所带来的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灾难性的医疗支出指的是强制性支出大于或等于扣除基本生活费之后家庭剩余收入的40%。那么到底是多大一笔支出?中安保险公司曾经做过一个关于重大疾病医疗费用的统计:恶性肿瘤的治疗费用10万-30万,平均15万;急性心肌梗塞,平均10万;脑中风后遗症,10万-12万;慢性肾衰竭,洗肾400元/次,1-2次/周,换肾15万~30万,等等。 显然,大病已足够昂贵。这是从家庭的角度理解大病,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大病也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利用2003、2008、2011年三 次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家庭询问调查数据,对2003年以来中国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经济风险的保护开展了系统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而这个比例在过去8年间变化不大。如果以13亿人作为基数计算,2011年,。尽管过去8年的比例变化都不大,但一个新出现的因素,则很有可能使国家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应对变得更加严峻。这就是日益严峻的慢性疾病防控形势。 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总死亡的85%。 “慢性病对劳动力人口威胁已经很大,比如现在选援外项目健康的劳动者,因为慢性病的问题都很困难。”全国慢性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明指出,而且,“慢性病是一个终身治疗的疾病,这对我们国家以后的医疗费用和负担带来很大的挑战。” 慢性病和大病概念上并不能完全等同,但由于慢性病的发展,大病中常见的脑血管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已经位列城乡死因的前四位。 可以看到,大病已来势汹汹。基本医保作用有限 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新医改首先着力构筑的就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分别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以及民政部负责。 基本医保包括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截至2011年底,三大医保覆盖人数已经超过13亿人,我国初步进入全民医保国家行列。 按照医保制度的设计,参保居民患病就医便可以按照比例获得医保的报销,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大病的病种在内。依据三大保险制度的相应政策,参保居民在药品和医疗项目方面支出的报销比例都已经提高到70%左右。 但首先的一个问题是,这个70%的比例能否达到。可报销的医疗花费必须是在医保目录内,超出则不能报销。“而且对于重大疾病的治疗,则往往需要进口药物,这更加重了居民自费部分的负担。”上海财经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俞卫如是说。而且
大病何所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