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魔方图解教程一、认识三阶魔方三阶魔方(三阶,即3X3,每面共9块分三层的魔方),即最常见的魔方。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当初他发明魔方,仅仅是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工具。但要使那些小方块可以随意转动而不散开,不仅是个机械难题,这牵涉到木制的轴心,座和榫头等。直到魔方在手时,他将魔方转了几下后,才发现如何把混乱的颜色方块复原竟是个有趣而且困难的问题。鲁比克就决心大量生产这种玩具。魔方发明后不久就风靡世界。二、还原步骤底层小T——中层归位——顶层十字——顶棱大T——顶角到位——顶角归位1、记忆6面颜色三阶魔方有6个面,颜色相对固定,一般为白、黄、蓝、绿、红、橙,且白黄相对,蓝绿相对,红橙相对,需要记忆这6个面的相对位置,比如按照我们现在的主流魔方的贴纸的贴法(上黄下白,前蓝后緑,左橙右红)。注:其实每个面的颜色都是固定的,因为魔方6个面的中心块相对位置是不动的,通过这6块的颜色,在还原过程中也可帮助我们判断每一面的颜色。2、记忆6面名称,及旋转方向(1)为了便于后面记忆还原公式,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三阶魔方6个面的名称,当我们双手拿着魔方时,通常我们将魔方对着自己的一面称为魔方的前面,用字母“F”表示;背对着自己的一面称为魔方的后面,用字母“B”表示;对着左手的一面称为魔方的左面,用字母“L”表示;对着右手的一面称为魔方的右面,用字母“R”表示;朝上的一面称为魔方的上面,用字母“U”表示;朝下的一面称为魔方的下面,用字母“D”表示。即:上“U”,下“D”,左“L”,右“R”,前“F”,后“B”。(2)魔方在旋转时每个面还有两个不同的旋转方向,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以魔方的前面为例,向右转即为顺时针旋转,向左转即为逆时针旋转,其它5面与此相同,不过相对的旋转方向会有所变化。比如魔方的右面顺时针旋转时,实际是将魔方的右面向我们的前面进行旋转。建议初学时,可先反复进行练忆每个面的旋转方向。由于旋转面和旋转方向的不同,公式当中会有不同的书写表示,举例说明一下。比如公式当中如果出现R,表示右面顺时针旋转90°,若加上单引号(“’”表示逆时针旋转),写作R’则表示右面逆时针旋转90°。注:所谓的魔方6面的名称都是相对的,要根据每个步骤的具体情况来判断魔方6个面的位置名称及旋转方向。3、还原底层,完成小“T”首先还原魔方任意一面,可根据个人喜好随意选择一面进行还原,但最好能记住其它5面的颜色位置,所以建议初学时每次固定完成相同颜色面,待熟练后再随意还原。多数人基本可以独立完成一面的颜色还原,但这还不够,需要将这一面还原成周围四面为大写字母“T”的形状,通常我们称这一步骤为还原小“T”。如下图所示白色面还原,周围四面成倒写的字母“T”在完成小“T”的过程中,可以独立摸索并总结还原方法,如果实在无法完成,可适当参照以下情形利用公式进行还原。首先将白色面的四个棱块,根据四面中心块的颜色还原,然后还原底层四个角块,具体情形及还原公式如下图右顺、上顺、右逆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右顺、上顺、右逆前逆、上逆、前顺右顺、上顺、右逆、右顺、上顺、右逆、上逆、右顺、上顺、右逆前逆、上逆、前顺、上顺、前逆、上逆、前顺4、还原中层棱块将魔方中层还原成右图所示这一步骤当中会出现三种基本情形,可利用2个公式根
三阶魔方图解教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