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线城市.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线城市28375毕业至今,悠悠十载,有幸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再加上从书籍,电影,电视和网上了解到点点滴滴,于是对中国的城市有了一些固定的印象。也许我的看法并不正确,但我相信还是会引起很多共鸣的。就像人分三六九等,中国的城市外观上虽然千篇一律,但在国人的印象中,还是有很多的差别。不管怎么说,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城市都是全国和全世界人民瞩目的焦点,也是无数人挤破头也要争得一席之地的理想国。古代的田园,隐士,乡绅,伴随着政权的无限延伸和时代潮流的变迁,彻底从中国人的梦想里抹除了。我眼里的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有哪些?这些城市又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且听我娓娓道来。,就跟几个城市都自称是某历史著名人物的故里一样,显示了几千年不曾改变的民族特质。但既然上海的东方明珠塔作为标志性建筑宣告了上海的显赫和王者地位,其他城市再争这个称号,也未免心底发虚,,底气不足。据说中国的现代文明和城市文明,是从一个叫外滩的地方开始生长,扩散的。而外滩的对面,则是上海与世界隔绝四十多年后重返世界舞台,与伦敦,纽约争雄的高地。我第一次去上海是2002年的秋天。当我从上海火车站走出来时,正是清晨。上海的早晨,似乎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就是这个名儿。但走出上海火车站之前,我真的对上海没什么印象,也不曾关注和向往过这个城市。但我第一次被震撼了。我第一次理解了什么叫现代化大都市。壮观?雄伟?华丽?繁华?奢靡?一切关于大和美的词,都可以套用。随着我去上海的次数增多,对上海了解更多,我觉得全世界最吸引人的经济之都,可能也就伦敦,纽约和上海了。很多人喜欢评论上海人如何如何,其实上海人本身就是一个变化的概念。很多人总结的一些上海人的概念,其实都是时代的产物。上海开埠之前,上海人大部分是农民,估计没有人关心这些农民是怎样一群人。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上海人,大部分已经是全国各地的移民,其中势力最大的是宁波人,人数较多的还有苏北人。宁波和其他地方的商业精英创造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辉煌,全国各地的文化名人云集上海,则推动了上海文化的空前繁荣。这个时期的上海人,还没有统一的面目,还处于融合期。建国后和浦东开发前的上海人,则有了一个统一的形象。这个形象至今仍饱受争议,也持续影响着很多没在上海游历和生活过的中国人对上海的看法。这个刻板的形象以及解读这个形象的许多流传很广的故事和笑话,随着80后,90后成为社会中坚和舆论主导,已经日益淡化,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谁能否认,现在的上海是亿万80年后90后做梦都想停留和定居的城市?更有无数的热血青年在上海打拼,用全部青春和智慧为自己和自己的后代争取到一个上海人的身份。 800年来,北京一直是中国的权力中心。这是北京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北京背依燕山山脉,左拥太平洋,右抱太行山,面南则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整个就是一坐北朝南的龙椅。北京是中原的咽喉和节点,有地利优势。在中央集权的体制下,资源都被集中到北京,然后再进行分配,这就造成了北京畸形的繁荣。隔着一座山,一条河,北京这边的人住别墅,开宝马,河北那边的人则贫困潦倒,挣扎在温饱线上。我有幸去北京周边的城市和农村考察过,那里的人在官方意志下为服务中央而牺牲自我发展,到处都是触目惊心的贫困。也许北京人说,这跟我关系,不是我的错。都说上海人小气

一线城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看花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