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与上海有个约会.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与上海有个约会也许将一切形容美与创意的华丽辞藻献给2010上海世博会大大小小的250个展馆都不过分,在为期184天的世博会里,来自中外的游客将欣赏到大规模的融合着创意、传统以及科技的场馆。似乎“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这个人人耳熟能详的世博主题就要淹没于无限的创意海洋之中。身临其境地体验一番,你会大呼:原来城市的美好就在创意之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文化的城市,将自己的、自己与中国的故事娓娓道来,文化与创意附着在形形色色的展馆之中如约而至,你,准备好了吗? 英国馆“蒲公英”播撒创意的种子英国馆的设计足以颠覆人们对于英国的传统印象。其实作为世界最具创意的城市之一,伦敦在创意上的实践足以用疯狂二字形容,这一次,他们将热烈而夸张的设计带到了中国。要知道,展馆的创意者击败了多个当今设计界如雷贯耳的大师级人物:包括名气大得多的当红女建筑师zahaHadid和“伦敦眼”的设计者。英国馆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蒲公英”,尽管施工人员亲切地称呼其为“大刺猬”。它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建筑,走进去以后,像是走进一座图书馆,光线有点幽暗,人们在这里与古老的手稿相遇。设计者希望这一刻人们不要说话,而是心怀敬畏,庆祝人们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就是整个建筑贯彻的“自然”理念。英国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外部插有60858根“触须”――亚克力光纤杆,它们从内部向外延伸,,根部都放着一颗或者几颗植物的种子,观众可以在展馆内近距离观察它们。因为亚克力光纤本身的特殊材质,那些向外伸展的部分将会随风轻摇。这意味着每个人、每分钟都会看到不一样的英国馆。白天室外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光线会透过光纤照亮“种子圣殿”内部,而内部呈现的形态也完全不同,会是一个蝴蝶的形状;而到了晚上,内部的人工光源又能由内而外点亮整个建筑。参观者将通过“绿色城市”、“户外城市”、“种子圣殿”和“活力城市”的展示进入“开放公园”。在“绿色城市”,参观者可以“鸟瞰”英国的四大首府――贝尔法斯特、卡迪夫,伦敦和爱丁堡。当城市建筑和街道被抹掉后,这些地图中剩下的是这四大城市中大片的绿色区域和茂盛苍翠的城市景观。在“户外城市”,参观者将感受到英国在建筑领域的奇思妙想。头顶上是一个“倒垂”着的缩小版的典型英国城市,经典的英国建筑在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后,已经成为了英国在建筑领域的标志。在这里,参观者还将感受到“光雨”散落在身上的效果。“种子圣殿”是英国馆创意理念的核心部分,是英国长久以来“铸就未来”能力的一种夸张式表现。日光将透过六万多根透明的亚克力杆,照亮“种子圣殿”的内部,并将数万颗种子呈现在参观者面前,所有的种子都来自由英国皇家植物园和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人们亲切地称呼西班牙馆为“西班牙大篮子”,这座外墙“散发”诗情画意的展馆由不同质地,颜色各异的藤条板装饰,通过钢结构支架来完成,线条呈流线型,阳光将透过藤条的缝隙,洒在展馆的内部,这些藤条板的天然色差将组合形成一个个象征自然元素的古老中国文字。西班牙人用奇特的创造力向东道主表达了真挚的情感。据西班牙馆总代表玛利亚?蒂娜介绍,“藤条作为一种传统材料,在中国和西班牙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使用藤条作为建筑材料,意在提醒人们展望未来的同时也须牢记根基和传统”。这些深浅各异的藤板都是在孔子的故乡山东制作完成的,不经过任何染色处理,每一根藤条

我与上海有个约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05-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