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东南约100公里的海港经济开发区,是一个常住人口1万余人的海边小城,沿着港盛街东行3公里,便是马路南侧中冶恒通冷轧技术有限公司那雄伟的暗红色大门。现在,厂内外不见一个工人的身影,占地近3000亩的厂区一片寂静。这间工厂已经停产大半年。而在2000公里外的湖北宜昌亭工业园区,占地近5000亩、年产能达1000万吨的三峡全通涂镀板股份有限公司内,却是宏声隆隆、酸气刺鼻,8000余名身着蓝色工服的“全通”人行走在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间、厂区和亭街道上,脸上洋溢着憧憬和希望。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已经知道,“恒通垮了”。一名刚入厂3个月的大专毕业生赖乐(化名)告诉记者,他胸前红蓝相间的“龙托日”厂徽,被工友们戏谑为“蜗牛”。他不知道这个玩笑的原创者,并非全通人,因为这也曾经是中冶恒通的厂徽。河北人梁士臣,是这两间工厂的共同创始人,他对全通全体员工说,“全通与恒通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梁创办了恒通,又把它卖给了央企中冶集团。今年7月,恒通因为令人难以置信的巨额亏损,和规模达数千人的大裁员,震惊全国。恒通的前员工在找工作时,同行业的面试官往往不相信他们的说辞:“4年亏46亿元,你以为我不懂行?你们公司做什么的,烧钱的吗?”“突然而匆忙”的收购中冶收购前,恒通虽然债务负担沉重,但基本可以做到盈亏平衡,最多时也就亏1亿元。中冶收购初期,即便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恒通像个‘野孩子’,他的生父和继父对他都可谓‘始乱终弃’。”一位已经离职的恒通中层对《中国企业家》感慨道。中冶恒通的前身为唐山恒远涂镀板有限公司,由梁士臣于1995年在唐山市丰南区创立。涂镀板主要应用于家电、灯具、电脑机箱、钢结构住宅和汽车行业等。前期的丰南厂拥有一条“五连轧”冷轧生产线和4条镀锌线,2002年之前,凭借先发优势,恒通的效益不错,“那时候厂子赚钱,我记得丰南厂出货时,包装都没有就被经销商提走了。”一名恒通老员工回忆说。然而,“丰南厂”的产能受空间所限,梁士臣考察之后决定到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另建新厂。2001年,规划产量500万吨的恒通海港厂破土动工,内部人士向本刊透露,海港工厂的启动资金来自于梁士臣个人投资和银行贷款,但“大部分是银行贷款”。当时恒通采用“建线贷款”模式,即贷款建起一条生产线后,再向银行抵押获得建下一条生产线的贷款。而在申请抵押贷款时,生产线的价值存在“高估”现象,一条生产线的实际建线成本可能只有5000万元,恒通却能从银行贷出5亿元抵押贷款。据介绍,同行业中武钢、宝钢等企业的镀锌生产线,建线成本也高达数亿元甚至十多亿元一条,恒通之所以建线成本大大低于此水平,一是省在框架、设备等尽量由自己的恒通机械厂加工生产,其1号冷轧生产线是由恒通高级工程师曹全禹设计;二是其从国外进口的生产线乃价格极低廉的淘汰设备,“基本是1950年代前后出的古董”,有工人告诉本刊,他亲眼见到一台卷曲机上的部件是“(年)”。占地2700亩的恒通海港厂建成后,恒通在海港有3条“五连轧”冷轧生产线和14条镀锌线,大大扩展了产能,但也背上了巨额银行债务。恒通内部人士估计,为建厂恒通共向银行贷款超过60亿元,其中镀锌线主要由民生银行提供贷款。海港生产线2003年投产之后,由于“摊子铺得太大”,贷款利息负担重,且行业已充分竞争,恒通的财务状况逐渐陷入困境。至2
中冶恒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