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规范
。
,则不用再加粗,二者均起强调作用,只须用一种即可。
标题、摘要
“.”或“(1)(2)(3)”等次序数字。
、英文字母均使用Times New Roman格式。
,如果是左对齐,则右边会文字会有凸进现象。
正文
,其放于表格的某一位置(如上中、下中等),在全文中统一。
,用“表4-1、表4-2”或“图4-1”等表示。
,要标明来源网址。
(一)判断标点符号正误的依据
,2011年开始修订。GB/T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于2012年6月1日实施。
《标点符号用法》
(二)标点符号的作用
。从停顿的长短看,句号>分号>逗号>顿号。
。
。
(三)标点符号的分类
,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含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3种)。
、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分隔号9种。
(四)顿号的使用
1.“第一”“第二”“首先”“其次”后用逗号。
2.(一)(二)(三)(1)(2)(3)①②③等序次既然用了括号,或者本身就是圈码,后边不必再有标点符号。
、2、3、A、B、C、×
.√使用下脚圆点
“一”“二”“三”和“甲”“乙”“丙”等表示次序的词语后面要用顿号。
例1:一、二、三、√
5.“或”“和”“以及”“并且”等连词前不能用顿号。
例1: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约数)时,通常不用顿号。
例1:两地相距三、四十公里。×
两地相距三四十公里。√
,通常不用顿号。
例1:《红楼梦》《三》《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校对规范 写作标点符号规范 数字次序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