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通货膨胀问题讨论会”在拉美所举行
宋晓平
1995年3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国别室和经济室联合召开“拉美通货膨胀问题讨论会”。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联部拉美局、经贸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等单位的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对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及90年代以来拉美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二战后,。,造成拉美各国高通货膨胀的原因却不完全一样。与会学者认为,拉美之所以产生恶性通货膨胀,从指导思想上看,拉美国家在西方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的交互影响下,一些国家的经济决策者认为,“无害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决策人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从经济政策上看,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是长期实行“膨胀增长”、片面追求经济
高增长的结果。一些拉美国家国内储蓄不足,投资匮乏,财政预算连年出现巨额赤字,不得不靠借外债来弥补财政亏空,。一些学者还认为,拉美通货膨胀严重还存在其他原因,如一方面,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而又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另一方面,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国家又不具备完整的整合手段,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实际上就是一种利益的转移,社会贫困现象恶化正是这种利益转移的表现;此外,过度地刺激需求,扩大了进口,使进口价格上升;利率过高,加大了企业成本,导致成本推动物价上涨:长期通货膨胀带来巨大惯性;外债危机严重恶化:大财团对市场价格的垄断等都是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
8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使拉美国家经济陷入混乱状态,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进人90年代拉美国家对通货膨胀的危害性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普遍把治理通货膨胀作为经济改革的中心任务,并采取了比较有效的措施.
拉美国家治理通货膨胀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增收节支,消灭财政赤字。其中包括实行税制改革,增加财政收人,平衡国际收支,精简国家管理机构,压缩行政开支,减少公共债务。(2)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确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由中央银行根据国内经济增长的需要控制货币流通量。(3)稳定汇率,实行汇率微调政策。有的国家采取本国货币直接或间接钉住美元的汇率体制,以增强本国货币的信誉。巴西实行雷亚尔计划,即以美元与巴币克鲁赛罗雷亚尔汇率的变化,来确定“实际价值单位”与克鲁赛罗雷亚尔的比价并在此基础上更换新货币的办法,稳定本国货币,抑制通货膨胀,消除通货膨胀惯性的影响。(4)许多国家不同形式地采取社会契约的办法限制工资、物价、利率、汇率上涨的幅度,以防止通货膨胀攀升。(5)继续实行经济的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一方面将许多重要的国有企业卖给私人以筹集经济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所需的资金,另一方面,降低关税,抑制国内商品价格,控制附加需求.
近年来,拉美国家的反通货膨胀斗争普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遏制住了恶性通货膨胀,,,过分依赖外部资本流入来稳定金融和经
“拉美通货膨胀问题讨论会” 在拉美所举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