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设计题目LCD滚动显示屏设计学生姓名张绪景学号80523046专业班级09电信本(2)班指导教师2012年6月4日一、设计题目LCD滚动显示屏设计二、EON!”,同时第二行从左侧移入“”,然后停留在屏幕上。三、设计目的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获取手段显得尤其重要。人们所接受的信息有70%来自于人的视觉,无论用何种方式获取的信息最终需要有某种显示方式来表示。在当代显示技术中,主流的有LED显示屏和LCD液晶显示,而在这些显示技术中,尤其以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display)为代表的平板显示器发展最快,应用最广。LCD是典型的发光器件,它以材料科学为基础,综合利用了精密机械,光电及计算机技术,并正在微机械,微光学,纤维光学等前沿领域研究基础上,向高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平板型结构无眩光,不刺激人眼,不会引起眼睛疲劳;显示信息量大(因为像素可以做得很小);易于彩色化(在色谱上可以非常准确的复现);无电磁辐射(对人体安全,利于信息保密)。(2)长寿命液晶显示技术发展迅猛,市场预测表明,液晶显示平均年销售呈增长10%~13%,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取代CRT,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主要显示器件,另外,液晶显示器对空间电磁辐射的干扰不敏感,且在紧凑的仪器空间不需要专门的屏蔽保护,因为LCD具有低压微功耗、被动显示型、易于彩色化、无电磁辐射、长寿命等特点。因而在各种便携式仪器,仪表将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电池供电的单片机产品中,液晶显示更是必选的显示器件。本设计是基于Atmel89C52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结合1602液晶显示模板等外围电路,通过软件程序,来实现液晶显示英文字母以及数字的功能。四、设计方案此次设计通过ATMEL公司的单片机Atmel89C52对整个LCD显示电路进行控制。根据上面的功能要求,本设计是基于51单片机的LCD1602滚动屏显示,该设计是以AT89C52基本系统为核心的一套应用系统,其中包括单片机、复位电路、外围电路、显示电路、系统软件等部分的设计五、硬件设计根据上面的功能要求,硬件系统主要模块有单片机模块﹑显示模块﹑开关模块,用到的主要硬件:Atmel89C52单片机、开关、电阻、电容、排阻等。,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3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2个读写口线,Atmel89C52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本设计中Atmel89C52使用12MHz晶振。该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能够运行的必要条件是需要有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电源电路是给单片机系统供电用的,晶振电路是为整个系统提供时钟的,而复位电路是是单片机可以完成自动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的。为了实现题目要求的功能,我们只需在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功能模块,并由单片机I/O口引出数据线来控制功能模块,以发出各种控制信号命令,来完成相应的操作。,其中有电容C1和R1组成的为上电自动复位电路,当上电时由于电容的充电作用会产生一个短暂的高电平是单片机复位。而当需要手动复位时只需按下复位按键即可。,它是来给单片机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时钟,是单片机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其中C2和C3为起振电容,是用于帮助晶振起振的。,是单片机系统正常工作时所需的最小单位。-1所示表2-(1)清屏功能:清DDROM值和AC值(2)归位功能:光标复位,光标返回到地址00H(3)输入方式设置功能:设置光标,画面移动方式。其中:I/D=1:数据读写操作后,AC自加一;I/D=0:数据读写操作后,AC自减一;S=1:数据读写操作,画面平移;S=0:数据读写操作,画面不动;(4)显示开关控制功能:设置显示、光标和闪烁开关。其中:D表示显示开关,D=1为开,D=0为关;C表示光标开关,C=1为开,C=0为关;B表示闪烁开关,B=1为开,B=0为关。(5)光标、画面位移功能:光标、画面移动。其中:S/C=1画面移动一个字符位;S/C=0光标移动一个字符位;R/L=1:右移;R/L=0左移。(6)功能设置功能:工作方式设置(初始化指令)。其中:DL=1,8位数据接口;DL=0,4位数据接口;N=1,两行显示;N=0,一行显示;F
LCD滚动显示屏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