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武义县气象局20XX年6月目录一、气象发展现状及形势 4(一)“十二五”期间气象发展成就 4(二)需求分析 5(三)存在问题 7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8(一)指导思想 8(二)发展原则 9(三)发展目标 10三、主要任务 13(一)强化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高气象精准化水平 13(二)推进气象服务共享发展,提高气象服务效益 15(三)强化生态气候安全保障,提高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17(四)优化气象基础设施能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17(五)完善社会管理法制体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8四、重点工程 20(一)县域暴雨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工程 20(二)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工程 21(三)生态气象保障工程 22(四)基础设施改善工程 22五、保障措施 23(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规划任务 23(二)建立地方、国家气象协调发展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23(三)强化创新驱动,加强人才建设 23(四)扩大开放合作,推进共建共享 24(五)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24附表1:武义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25附表2:武义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年度投资计划表 27附图1:武义县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 28附图2:武义县“十三五”气象监测系统布局示意图 29前言“十三五”时期,是武义县加快发展、力争全省第二方阵中游位次的关键期,是完成新旧动力转换、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期,是推进城乡融合、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都市区建设发展的关键期,是加强制度供给、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期,是协同推进“两富”“两美”建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十三五”时期,也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的冲刺期。武义气象灾害频发、资源环境约束严重,气象工作在服务武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效日益显著。因此,编制好武义县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增强气象事业服务地方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要求,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金华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武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武义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XX-2020)》、《武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等,提出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为全县行政区域,规划期为20XX-2020年。一、气象发展现状及形势(一)“十二五”期间气象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武义县气象局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切实履行气象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各项职能,着力推进气象现代化、深化气象改革和气象法治建设,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标准化程度明显提高,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3%以上,气象服务产品增加到10大类100多种,气象服务社会满意度达83%以上。全县2套电视节目和1套广播频道常态化播报气象信息,每天为3万公众提供气象短信服务。对全县44所中小学防雷安全隐患实施整改。有效应对20XX年梅汛期特大暴雨过程、20XX年“菲特”强台风、20XX年高温干旱、20XX年暴雨洪涝等重大气象灾害。。“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全覆盖,建成标准化村(社区)12个。政府公布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单位14家,气象“四员”队伍603人。县政府加大投入,推进监测预警全覆盖县建设。与国土、环保、交通、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开展灾害联合会商和联合预警。建立14个部门参与的气象监测设施规划建设和资源共享联络机制。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1支,协调确定作业点2个,为抗旱、森林防火、重大社会活动保障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建成新型国家气象站1个、区域自动气象站37个,观测站网间距缩小到6。5公里,共享外部门观测站50余个。初步形成0-7天的精细化、数字化、网格化预报预测产品体系,1-3天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3%。气象现代化水平比20XX年提高24个百分点。。气象科技创新机制不断完善,科技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承担市厅级科研子项目1项,县处级课题3项,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达到60%,较“十一五”期间提高18个百分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编人员中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比88。9%,大学本科以上7人,其中硕士2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4人,其中副研级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人。。围绕气象现代化的要求,加大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力度,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建成启用;完成全局大院
武义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