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治疗策略和进展河北医科大学医院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简介23神经变性疾病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病因系锥体系外病变所致,黑质纹状体神经元可明显变性或减少,甚至完全消失患病率约为100/10万;而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为200/10万;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为2%。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将进一步增加。Factor3症状以运动减少和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强直、姿势步态异常为特征帕金森病临床分类原发性:帕金森病遗传性:继发性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症状性:帕金森叠加综合征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多系统萎缩(MSA)纹状体黑质变性(SND)Shy-Drager综合征(SDS)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皮层基底节变性(CBD)弥散型路易小体病(LBD)帕金森病临床特征运动症状:4个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非运动症状:精神、自主神经、感觉障碍精神:抑郁、焦虑、睡眠紊乱、认知、幻觉、淡漠自主神经:血压偏低,多汗,流涎,便秘,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感觉障碍:麻木,疼痛,痉挛,不安腿综合征,嗅觉障碍帕金森病(PD)主要有四大症状静止性震颤(60~70%)(Tremor)、强直(Rigidity)、动作缓慢(Akinesia)姿势平衡障碍(Posturalrefleximpairment),简称为TRAP。静止性震颤震颤(tremor)指促动肌-拮抗肌交替收缩或不规则同步收缩引起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自主节律性振荡运动。静止性震颤静止性震颤手指的节律性震颤使手部不断地作出旋前旋后的动作,即“搓丸样动作”。搓丸样动作静止性震颤特点:一侧远端开始;上肢或下肢,成“Z”或“N”静止时明显,紧张时加重,随意动作时减轻,睡眠时消失;行走、兴奋或焦虑时易出现;天气变化易加重、感染时可减轻。肌强直肌强直(rigidity):指锥体外系病变所导致的肌张力增高,表现为促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均增高。铅管样强直:在关节被动运动时感到有类似弯曲铅管的感觉;齿轮样强直:伴有震颤者在被动屈伸患者肢体时可感到像齿轮的转动,故称为“齿轮样强直”肌强直肌强直齿轮样强直:伴有震颤者在被动屈伸患者肢体时可感到在均匀增高的阻力上有断续的停顿,像齿轮的转动,故称为“齿轮样强直”肩、腰、髋关节疼痛易误诊颈、腰椎病。
帕金森病治疗策略和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