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商周时期 首饰佩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引用】商周时期首饰佩饰商周时期首饰佩饰商周时期的首饰佩饰首饰佩饰是商周服饰艺术的精华,我国在原始社会就有材质高贵、形式华美的首饰佩饰,除实用美化的目的外,已渗透着特定的精神内涵。商周时期随着阶级的分化,首饰佩饰除赋予宗教性的内涵之外,更赋予了阶级的内涵。奴隶主阶级对首饰佩饰极为重视,设立了专门的手工作坊来生产。当时的首饰佩饰,有骨、角、玉、蚌、金、铜等各种制品,玉制品最为突出,50年代以来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玉器约1200件以上,1975年在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约300件,玉材绝大部分为新疆软玉,以青玉为主,白玉较少,青白玉、黄玉、墨玉、糖玉更少。色彩有墨绿、淡绿、茶绿、黄绿、黄褐、棕褐、灰色、白色、乳白,黄色较少,黑色更少。品种多为装饰品,如头饰的笄、脚饰的钏、衣上的坠饰、佩戴的串珠等。周代奴隶主以玉衡量人的品格,所谓"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就成为奴隶主贵族道德人格的象征。(1)笄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用骨笄、蚌笄、玉笄固定发髻。商代除骨笄、蚌笄、玉笄外,、身扁平、首端刻有蛙形的铜笄。北京平谷县刘家河出土器身一面平滑、一面有脊,,,,。河南安阳小屯、侯家庄商墓许多人头骨顶部有骨笄,髻有单个和双个的,用笄数也不一样。小屯商墓主人用玉笄、殉葬者用骨笄。殷墟妇好墓发现骨笄499件,内夔头形的35件,鸟头形的334件,圆盖形头的49件,方牌形头的74件,鸡首形头的2件,笄帽圆形薄片下有矮座的2件,屋顶式头形的3件。玉笄28件,绿松石笄2件,骨制贴绿松石薄片1件。西周时期的笄在陕西长安沣河东西两岸周代都城丰、镐遗址,张家坡西周居住遗址均有出土,有骨笄700余件,有的在笄顶雕刻鸟纹,有的在顶端加圆椎形或平顶笄帽,有的再加饰骨环,有的加嵌绿松石装饰。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帽大可以戴住头部,但冠小只能戴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衡笄插进冠帽固定于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拴住,丝带的颜色天子玉笄朱组纮、诸侯玉笄青组纮、大夫、士象(骨)笑缁组纮。用来固定发髻的笄叫"鬠笄"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笄字从竹,但竹笄不易长期保存到今天,只有在湖北襄阳擂鼓台的古墓中发现过。商周时期的笄大体可分为四种形式:①圆柱体笄身套接圆椎形笄帽,套接后于笄帽基部横穿一孔穿过笄身,从这个孔插入骨榫予以固定。②用整块肢骨磨成笄首呈梯形或正方形,侧面呈扁形,笄首外围有阴线刻纹的骨笄。多出于殷墟。③用整块肢骨制作在笄首刻高冠长尾的凤鸟纹,有的还在凤鸟眼、胸部位镶嵌小宝石的骨笄,西安沣西出土西周的骨笄还有在大鸟背上又立小鸟的骨笄。④笄首作夔龙纹、周围透雕着锯齿形缺口,此笄全长20多厘米,笄首长约7厘米,突出了装饰的作用。郑州北郊商遗址、河南安阳晚商宫殿遗址及西安沣河西周遗址均有发现。笄后来改用金、银、铜等金属制作,针细头粗,强调装饰美化的作用,就演化为簪了。1977年8月在北京平谷县刘家河商中期墓出土一件

商周时期 首饰佩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