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1.docx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通过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够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对米、厘米长度单位的认识,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具备用直尺测量的经验和能力。重点难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引出毫米师:今天老师带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出示课件孙悟空)。它是谁?(生:孙悟空)孙悟空有一件法宝,你们知道吗?(金箍棒)这可不是普通的棒,它有什么特别神奇的地方呢?(会变长还会变短)想不想看孙悟空变金箍棒?(想),只要我们喊:金箍棒,变变变,它就会变,我们来试试好吗?(生:好)学生喊:“金箍棒、变变变”。师:真得变出来了,这根金箍棒的长度大约是伸开双臂的长度,谁知道有多长?(学生冋答1米并板书)。师:猜对了。还想让金箍棒再变吗?那我们就大声地喊吧:金箍棒、变变变。这一次金箍棒的长度大约只有食指的宽度谁知道?(生:1厘米)师:又被你们说对To还想让金箍再变吗?(想)师:我们一起喊:金箍棒、变变变。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变得更短了师:比什么还要短?(比1厘米还要短),比1厘米还要短,我们还能用厘米作单位吗?(不能)师:那怎么办?(学生可能会说用毫米作单位)师:你连毫米都知道了,真了不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一一毫米。(设计意图:以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导入,复习1米和1厘米有多长,并在复习□知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第3根变得比1厘米还要短吋需要用什么长度单位造成认知突出,从而引出学习毫米的必要性)二、 经历过程、认识毫米1・感知1毫米师:关于毫米,你都知道哪些?(学生答)看来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师:刚才孙悟空变的金箍棒的长度就只有1毫米,你能在尺子找到1毫米吗?再指给你的同桌看。师:为了观察的方便,老师将尺子放大,谁愿意到老师这里指给同学们看?(请1名同学上来)反馈:它指的对吗?它是怎么指的?从哪儿到哪儿?师:尺子上还有其它的1毫米吗?谁也来指一指。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直尺上多长就是1毫米?小结:直尺上的每小格就代表1毫米。师:现在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更多的1毫米吗?同桌一起指一指。(1) 画出一毫米师:现在我们把1毫米的长度画下来,好不好?动手试一试,师:都画好了吗?同桌检查一下。师:刚才我们画了1毫米,你有什么想说的?小结:看来毫米是比较短的长度单位。(2) 强化一毫米师:现在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的1毫米吧,比一比谁的眼力好。分别出示绿色的卡纸、一分硬币和圆棋子、方棋子,观察一下谁的厚度会是1毫米呢?要求不许用尺子量,先仔细观察,把你认为是1毫米厚的物品举起来。师:怎么验证你找的对不对?(用尺子量)来验证一下吧!师:你们的眼力真好。那为什么不找卡纸和其它棋子呢?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卡纸的厚度比1毫米要少,而这些棋子的厚度又比1毫米要多)。师:分析的实在是太到位了,卡纸的厚度比1毫米要少,而这些棋子的厚度又比1毫米要多。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请同学们拿起1分的硬币,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然后将硬币抽出,看!食指和拇指之间缝隙的长度大约就是?(生:1毫米)再来一次。师: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师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