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春酒》教案(卢瑞娜).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春酒》教案(执教者:深圳市锦华实验学校卢瑞娜)教学目标通过活动一,整体感知与春酒有关的人和事;通过活动二,反复品味精彩的细节描写,感受作品所蕴含的陶醉与惆怅;通过活动三,结合点拔,深入感受作者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故乡情结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反复品味精彩的细节描写,感受作品所蕴含的陶醉与惆怅难点:深入感受作者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故乡情结教学方法朗读点拨法扣词品析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背景导入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温州,既是官家小姐,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1941年大学毕业后任教于上海一中学。1949年随着文化大迁徙到达台湾,思乡怀旧成为主要的写作题材。如果说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那么琦君笔下的温州,便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好气息。活动一:知内容,识春酒知事:全文围绕春酒,写了儿时在故乡哪三件事?请分别用三个字概括。明情:其实作者写这些事的主要目的是表达自己的一个感受。文中有一句话可以告诉我们,能找到吗?“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句话的核心词是(道地家乡味),表达“道地家乡味”的怀念。活动二:找细节,品春酒作者怀念的是怎样的“道地家乡味”呢?请结合文中写童年、写母亲、写家乡的细节,读一读,品一品。学生思考,在朗读中分享,分组互动,师生交流。附:预设与生成(1)其中有浓浓的民俗美——过年时迎神拜佛,大人忙碌,小孩快乐,有诸多禁忌;元宵节后,换下的供品堆得"满满一大缸",孩子们的兴奋、快乐,家长的紧张、繁忙,家家户户轮流邀喝春酒,其中有浓浓的民俗美。(2)其中有浓浓的人情美——笑眯眯的母亲,本本分分的村民(民风淳朴)乡亲之间需钱急用钱就互相“起会”,办“会酒”来酬谢,而母亲很乐意把花厅"供人请客",并捧出自己泡的"八宝酒"为人助兴,母亲因别人的赞美高兴得"两颊红红"。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油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点燃的不仅仅是煤气灯,还有暖暖的人心,还有对这种热闹氛围和融洽关系的热爱。我呢,一定有份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3)人性美——A、孩子的天真调皮与满足;“多吃多占”的主要原因是“气氛之热闹”,小孩子不就是爱凑热闹吗?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机灵顽皮)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对我的动作描写,突出八宝酒的魅力之大。)B、母亲的温柔慈爱、热情能干。慈爱亲昵:我喝完酒回来,母亲总要闻一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热情贤惠: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淳朴能干: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明确小结:民风美、人情美、人性美共同构成了琦君心目中独一无二的“道地家乡味”。这也正是琦君怀念的。齐读第三部分最后活动三:忆离绪,念春酒琦君32岁(1949年)迁至台湾,后随丈夫侨居美国纽约,2004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春酒》教案(卢瑞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t544455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