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的语文新课程我们已全部结束,现在进入总复常的古诗词练习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课内的古诗词还能简单赏析,可是一碰到课外诗词,就无从下手了。根据这种情况,引导学生做一个专题复习非常有必要,再加上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希望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去传诵、欣赏古诗词。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四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明。一、说教材本次复习重点是九年级古诗词。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是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德州市二○一一年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考试说明》中指出:“能对古诗文的思想内容、文学形象及作者观点等作出概括和初步鉴赏。”总结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古诗词鉴赏类的考题开始由课内转向课外,其考查内容也比较广泛,包括体会作者情感、赏语言、赏名句等多方面。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赏析能力。根据以上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意境,掌握鉴赏方法,体会诗词意境。2、合作探究,灵活运用,提高欣赏能力。3、培养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教学重点、难点:快速高效的学得某一项知识,得讲究方法,所以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1、了解意境,掌握鉴赏方法,体会诗词意境。2、合作探究,灵活运用,提高欣赏能力。3、培养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根据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等情况,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法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情感凝于诗词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的情感和诗词意境。教学中我会采用讲授分析法。学法课堂上学生的讨论能让学生个人的认识得到交流、传递与升华,同时也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也有利于激励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争辩能力,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我采用合作探究法。三、说教学过程导入语:学话“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学习目标:PPT1、了解意境,掌握鉴赏意境的方法。2、能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教学环节:(一)明确意境及“言、象、意”之间的关系。古代诗词作家经常通过物象的选择含蓄的表达某种的意境。说到意境我们先给它下个定义:作者利用语言所描绘的物象和所抒发的感情相融的总和。(PPT)我们要欣赏诗词的意境,首先得明确“言、象、”。(PPT)言——以明象,尽意的语言文字。象——物象,原指具体事物的形象或景象,这里指和作者所抒之情有着本质联系的物或情景。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掌握什么是“意境”,并明确欣赏意境的关键因素。关系:(从赏析的角度)言是象的载体,象是意的载体,言、象又是意的载体。设计意图:明确言、象、意三者的关系,初步感知赏析思(二)明确欣赏思路刚才我们一起学说了一段话,PPT“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解释:情——言——象(创作角度)同学们今天我们是什么角色?(学生:欣赏者)那么我们以什么思路欣赏呢?文心雕龙中的一句话PPT“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解释:言——象——意也就是说我们欣赏古诗词意境时抓住两点:1、言。2、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寻找欣赏意境切入点(
诗词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