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沉醉不知归路.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沉醉不知归路篇一:如梦令佳作选如梦令作法本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通体以六言句为主。第一、二句第一字平仄可以通用,第三字以用仄声为佳,第五字则以用平为宜。且此二句例用对偶,故于平仄尤不宜假借,最好以一三五字平仄相对,则更工矣。第三句为仄起平收之五言句,不用韵。第四句及末句,与第一、二句相同;惟第三字宜用仄声,第一字宜用平声耳。第五、六为两字迭句,叶韵;通篇扼要之句,最宜注意。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安阳睿园文化传播中心佳作选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如梦令李清照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元旦(毛泽东) 安阳睿园文化传播中心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如梦令·题淮山楼(宋)苏轼城上层楼叠巘,城下清淮古汴。举手揖吴云,人与暮天俱远。魂断,魂断,后夜松江月满。如梦令·演说(睿园耕夫) 角色,大度入微,情真意切辞美。意志坚一下,口才演说称魁。我伟,我伟,挥手所指皆北。安阳睿园文化传播中心篇二:《如梦令》赏析《如梦令》赏析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作者介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语言清新自然;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语言哀婉沉痛。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二)文意赏析注释:(1)如梦令:词牌名。(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词牌名,选自《漱玉词》。(3)常记:时常记起。(4)溪亭:临水的亭台。(5)日暮:黄昏时候。(6)沉醉:大醉。(7)兴尽:尽了兴致。(8)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9)回舟:乘船而回。(10)误入:不小心进入。(11)藕花:荷花。(12)争渡:快速划船通过。(13)惊:惊动。(14)起:飞起来。(15)一滩:一行。(16)鸥鹭:这里泛指水鸟。译文: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因为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船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鉴赏:这是一首忆昔词。李清照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虽然尺幅较短,但给人足够的美的享受。“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意境当中。“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是“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之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都辨识不出来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地传达出作者流

沉醉不知归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q4846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