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说 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说》教学设计太和三中教育集团苏亮伟教学目标:,理清思路。。,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遭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句。。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寓意,理解重点语句。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教师讲《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然后展示千里马的图片,入新课。二、,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跟现在的杂文相似。课题可简单地理解为“说马”。(大屏幕显示)(768--824),唐代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29岁才初登仕途,但为官路上受挫颇多,怀才不遇的思想极为强烈。(大屏幕显示)三、研读课文1、多媒体范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语气,初步感知大意。)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学生自由读(目是让学生熟悉文句,进一步感知大意。)3、学生思读,讨论理解:第一段: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而——表转折,但是故——因此,所以虽——即使祗——只是辱——辱没于——在骈——两马并驾以——因为称——著称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因为它日行千里而著称。本段表达作者观点的一句是?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第二段: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吃或——有时食——通“饲”,喂是——这种,这样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见——通“现”,表现且——犹,尚且等——等同安——怎么翻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第三段: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策——用鞭子打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材——通“才”,才能执——拿着

马说 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x545616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