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重点(周弘)一、名词解释第二章信用货币: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或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劵和可以进行转账结算的银行存款等。: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货币层次:是指对流通中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成不同的层次。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在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时,都以“流动性”作为依据和标准。货币制度:是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或国际协议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主币:即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辅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分,主要解决商品流通中不足一个货币单位的小额货币支付问题。限制铸造:是指只能由国家来铸造金属货币,特别是不足值的辅币必须由国家铸造,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铸造。无限法偿: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格雷欣法则:也称劣币驱逐良币,即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各价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第三章外汇:动态含义:是指人们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借助各种金融工具对国际债权债务关系进行非现金结算的行为。静态含义:广义上泛指以外币标示的各种金融资产,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劵、外币支付凭证一切可用于国际结算的债权;狭义上,是指以外币标示的、可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又称汇价。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因此也被称为应付标价法。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表示单位外币能换取的本国货币越多,则本国货币价值越低。汇率越低,则本国货币价值越高。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目前都使用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来表示汇率,也称为应收标价法。间接标价法下,本币汇率的升值、贬值方向与汇率的数值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方向一致,汇率越高表示单位本币所能兑换的外国货币越多,意味着本币升值。即期汇率:是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远期汇率:是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的,据以在未来一定时期(或时点)进行外汇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其存在为国际贸易中的套期保值、规避汇率风险的操作提供了工具。实际汇率:根据外的差异,对本币名义汇率进行调整后得到,可以比较货币的相对价值,用来衡量一价(PPP)的偏差程度。书上的:是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考虑到一种货币所在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物价差异因素的汇率。实际汇率无法观察得到,需要测算。市场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汇率。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中央银行有义务维持本币币值的基本稳定。浮动汇率制: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允许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由波动,各国中央银行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是否干预。第四章信用:包括道德和经济范畴的信用。道德范畴的信用主要指诚信,即通过诚实履行自己的承诺来取得他人的信任。经济范畴的信用是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即信用这种经济行为是以收回本金并获得利息为条件的贷出,或以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入,它代表着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在直接融资中通常也有金融中介参与其中,但金融中介在其中扮演着牵线搭桥、提供与直接融资工具传递相关的服务并收取佣金的角色,而金融中介在通过金融工具实现资金流动的过程中,金融工具本身的特征并不发生任何改变。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是筹资者直接发行的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上的投融资活动通常被视为直接融资的典型代表。书上:直接融资是盈余方直接把资金贷给赤字方使用,即赤字方通过发行所有权凭证或债权债务凭证融入资金,而盈余部门则通过购买这些凭证向赤字方提供资金。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在间接融资中,资金
金融学重点(周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