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卢氏历史悠久.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卢氏卢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卢氏断块盆地不仅是一座巨大的化石宝库,而且在锄沟峪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和牙齿化石,为古人类的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卢氏境内的仰韶、龙山、裴里岗文化遗址,都确切地显示了卢氏史前文化的轨迹,表明卢氏文化的起源至少在五千年以上,加之洛河横贯全境,境内流长113公里,使卢氏与古都洛阳一衣带水,成为中华文明源头之一的“河洛文化”的中心区域。卢氏从公元前113年建县至今,没有移过城址改过县名,迄今2100多年,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县,保存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又因卢氏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自然风物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由于卢氏特定的位置和环境,使之承接着历史文化的“八面来风”。东承河洛文化,北和西受晋秦文化熏染,南受荆楚文化影响,因而形成独特鲜明的卢氏民俗文化。卢氏是豫西乃至河南的民间民俗文化大县。民俗文化不仅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特色鲜明,而且保存比较完好,是一座丰富的民俗文化宝库。卢氏是全国唯一有化石实物可考的“人龙相揖别”的地区。卢氏境内有古文化遗址63处,其中古生物化石点22处。自1934年法国生物学家德日进到卢氏开展科考工作以来,卢氏一直是中外古生物科学家瞩目的地方。其中被科学界命名为“卢氏跗猴”的古生物化石是国内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原始灵长类动物标本,被专家称为是建国以来晚始新世哺乳动物研究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卢氏朱阳关、五里川一带不断发现恐龙蛋化石,再次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关注。目前,卢氏是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基地,是古生物学家前来考察最为频繁、最为关注的地区。专家们认为,“卢氏跗猴”和卢氏恐龙曾生活在距今4000多万年前的同一地区、同一时代。恐龙灭绝后,“卢氏跗猴”演变成为人类。特别是1976年至1979年,卢氏两次发现的共4片10万年前智人头骨化石和2枚牙齿化石,更为“卢氏跗猴”向人类的演变提供了佐证。卢氏是河洛文化之源。卢氏古为尊卢氏部落,属于伏羲氏的分支,后演变为古卢氏国。卢氏国由于地处偏僻,不对邻国构成威胁,一直作为相对独立的氏族国延续至建县。卢氏是全国唯一有大禹手书真迹的地方,境内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处、商代文化遗址8处。专家论断,卢氏是洛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距县城30公里,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界岭,是中载熊耳山“双峰竞秀,望井铭耳”,《尚书禹贡》上有“导洛自熊耳”敞而得名熊耳山。自古为道教圣地,中原名山。主峰熊耳岭海拔1569米。有头无门、二天门、三天门、神仙桥、通天洞、风洞等景观。熊耳山雄伟险峻,气势非凡。主峰云遮雾罩,或玉带缠腰,或桂冠戴顶。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雄盼,龙潭瀑舒秀。悬崖绝壁间有一独木神仙桥,经年累月不见朽迹,相传为神人架设,游人无法接近。通天洞平直,进洞后可见天白云。风洞中的溜冰至七月炎夏不融,入八月积雪仍存。汤河温泉,位于熊耳山南麓汤河多街头,俗称“汤池”。光绪九年,《卢氏县志》记载:“汤池在熊耳山足,夏可熏鸡,冬可沐疡”。其形成原因,众说不一。神话传说为泉山之下压一太阳,乃后羿所射之日。专家测定:常年水温49

卢氏历史悠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叶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05-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