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综合性监测一、监测对象:所有住院患者二、监测内容1、基本情况: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年龄、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疾病转归(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污染切口)。2、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无影响、加重病情、直接死亡、间接死亡)、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抗肿瘤化不治疗、免疫抑制剂)及相关性、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监测月份患者出院情况:按科室记录出院人数。三、监测方法:感染控制专职人员主动、持续地对调查对象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观察与记录。1、各科室应根据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2、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并付诸实施。3、专职人员以查阅病历和临床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医院感染病例。4、医院感染资料的来源,包括以患者为基础和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基础的信息。四、资料分析1、医院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同期新发医院感染病例(例次)数×100%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观察危险人群人数以同期出院人数替代。2、日医院感染发病率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观察期间内医院感染新发病例(例次)数×1000‰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数五、总结和反馈:结合历史同期和上月医院感染发病率资料,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分析建议。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
全院综合性监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