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美]罗迦·费·因格
掌握下列字词:
①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和写法。
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
锲而不舍约翰
②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
一事无成
持之以恒推敲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锲而不舍
汲取: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一事无成:连一件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
(2)“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是什么?
思考:“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尽量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因为:
1、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变化。
3、如果认为答案是唯一的,找到答案就会止步不前。
思考:“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1、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一个主要依据是,用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他们从不进行自我压制。
思考: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
主要依据是什么?(尽量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阅读课文第5—8段,思考讨论:本文为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了哪两个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成印刷机和排版术。第二个事例是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发明了乒乓球游戏机。
阅读13段,思考: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运用所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
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
(2)引用论证:
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中国水墨画——精美荷花背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