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情简介一、格尔木基本市情“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处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两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平均海拔2780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市总人口30万,%,现有汉、蒙古、藏、回等34个民族,%。格尔木1954年建政,是上个世纪50年代后因修建青藏公路和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而迅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格尔木办事处、驻格各军(警)部队、中央和省、州驻格单位、各派驻机构与全市各族群众紧密联系、团结协作,共同为格尔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结下了深厚情谊。经过艰辛奋斗和不懈努力,目前,格尔木城市总体规划面积为52平方公里,,现设3个工行委、2个镇、2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是青藏高原上继西宁、拉萨之后的第三大城市。现有各类中小学40所,%;医疗卫生机构58个,各类科技人员5000余人。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中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最关注民生的县(市、区)”、连续六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连续七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格尔木市在区域功能和发展趋势上,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格尔木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资源配置在全国独一无二。在以市区为圆心、半径200公里的范围内,广泛分布着钾、钠、镁、锂、石油、天然气、黄金、宝玉石等50余种矿产资源,有30多种位居全国前10位,其中钾、钠、镁、锂总储量占全国第一位;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涩北天然气田是全国四大天然气田之一。,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4130万亩。全地区有大小河流20多条,。有5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和200余种野生植物资源,其中20余种被列为国家级珍稀野生动植物。此外,格尔木的太阳能、风能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年日照时数在3200—3600小时之间,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为全国第二高值区;年均风速3米/秒左右,年均风功率密度在20瓦/平方米以上,其中4—6月风功率密度可达30—40瓦/平方米,年平均有效小时数为3442小时。目前,全市已实施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25个、建成并网24个,实现安全并网发电573兆瓦,分别占全州、全省的59%和57%。(二)交通地位非常重要。格尔木是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和我国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青(海)(西)藏、青(海)新(疆)、敦(煌)格(尔木)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青藏铁路已全线通车;格尔木机场开通西宁、西安、成都等地的航班。随着察尔汗至格尔木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和格尔木至敦煌、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的即将开工,以公路、铁路、民航和管道运输等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立体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完善。格尔木地处祖国西部的地理中心,是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西南边防的战略支撑点和内地通向西藏的重要门户,素有“兵城”和“汽车城”之称,主要承担
格尔木市情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