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徐惟诚
教育事业的重要,已经日益被愈来愈多的人认识了。
中国要振兴,归根到底要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努力奋斗,要靠我们的全体
劳动者创造出数十倍于今日的劳动生产率。这是一个全体国民素质提高的过
程,人们自然要寄希望于教育。
要搞好教育,需要做许多事情,其中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人,靠教师,尤
其是担负着国民基础教育任务的中小学教师。
教师的重担,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命运,也关系着每一个教育对象未来的
命运。他们所教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条件下,究竟怎样做人,怎样立身处事,
能不能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也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在相当
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在青少年时代所受到的教育。
我们知道,人,是世上已知物质发展的最高形态。关于人的意识、观念、
智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我们离知道得很清楚还有很大的距离。社会主义
的教育科学需要有一个大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
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工作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科学的发展
应当有特殊的贡献。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把一辈子的心血都用来为祖国培育后
代,造就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理当成为整个教育战线的共同
财富。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件总结和传播经验的工作过去做得还很不够。
为此,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拨出专款,指定专人组成编委
会,编辑出版一套《北京教育丛书》。这个决定受到广大中小幼教师的欢迎
和支持。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已经报来几百部书稿。又有一批热心而有经
验的同志担任编审工作,看来任务是可以完成的。
我们相信,《北京教育丛书》的编辑出版,对于鼓励广大教师钻研业务,
积累经验,对于传播和交流这些经验,对于推动教育科学研究,对于提高普
通教育的水平,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这套丛书的出版,也将有助于人
们认识教师所作的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
改革和建设的大潮在祖国大地上汹涌澎湃,每天都有许多新问题提到我
们面前来,也把许多新问题提到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面前。这是一个需要有许
多新创造的时代。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为祖国的振兴所建立的功绩,是不会
被人们忘记的。
前言
在国家颁布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历来都有对乡土地理教学的要求,
当前特别强调要向青少年学生加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中学乡土
地理教学和乡土地理研究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就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了。
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乡土地理教学,不
仅可以使学生学到所在地区的乡土地理知识,对该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
理情况,以及当地建设的现状和发展的前景得到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而且通
过野外地理观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可以有力地提高学生的地理
实践能力,同时,还能使他们受到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因此,进一
步加强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和乡土地理研究活动,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的需要,它不仅是中学地理教
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整个学校教育绝不能忽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
环节。
我国学校中讲授乡土地理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清光绪年在所兴办的
新式学堂中,即开始将地理定为中小学教育计划中一门必修的独立课程,当
刚刚确认下来,就立即强调了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在当时的《奏定
中小学堂章程》的“地理要义”中写道:“尤当先讲与乡土有关之地理,以
养成其爱乡土之心,先自学校附近指示其方向子午、步数多少、道里远近,
次及于附近之先贤祠墓、近处山水,间亦带领小学生寻访古迹为之解说,俾
其因故事而记地理,兼及居民之职业、贫富之原因、舟车之交通、物产之生
殖,并使认识地图,渐次由近及远,令其凑合本版分合地图尤善”。以上一
段文字,虽是光绪年间学堂地理课中乡土地理教学的要义,但仔细分析也有
不少可取之处,其中包括了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方法、知识、能力等多方
面的要求,很好地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我们不仅可以从中了解近代乡土
地理教学的渊源简史,而且对我们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和乡土地理研究,确也
有着一定的启发和借鉴的价值。现在我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所颁布的地理教学
大纲,对乡土地理教学的目的、方法等都有十分确当的规定,对知识内容和
思想教育也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当前在中学地理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
下,乡土地理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鲜的教学经验不断涌现,大大丰富
和活跃了学校乡土地理教学和乡土地理研究活动,取得了日益增强的教育效
果。特别是紧密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乡情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乡土地理教
学更具有突出的优势;通过这方面的教育,不仅可使教学获得优异成绩,同
时,更加有利于培养“四有”“两热爱”的一代新人。
乡土地理教学最鲜明地体现了地
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