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知识点(配2013年版)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1)从内涵把握,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
第二,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
注意:馈赠的礼品、救灾物资、退出流通领域的物品等不是商品。
(2)从外延把握,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的关系
商品包含于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又包含于物品。因此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3)从属性把握: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比较
使用价值
价值
区
别
1、含义不同[
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形态不同
具体
抽象
3、性质不同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根本属性、特有属性
4、主体不同
卖方转让使用价值才能实现价值
买者支付,才能获得使用价值
联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后,原来的商品交换(商品——商品)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货币——商品)。
初期的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初期的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
公式
商品—商品
商品—货币—商品
产生时间
货币产生前就存在
货币产生后出现
买卖行为
同时同地进行
在时空上是分离(先卖后买)
联系
都是商品交换的形式。本质上都是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3、纸币的流通规律
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
发行规律:纸币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通货膨胀: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指经济运行中的物价全面持续下跌的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注:纸币的面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
4、信用卡和支票
经济的两种结算方式:一种是现金结算(即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一种是转账结算(即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
信用卡: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信用卡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使用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和汇票:①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支票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补充)②汇票是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汇票主要有电汇和信汇两种形式。(汇票主要用于外埠结算)
5、外汇
(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注意:
第一,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只有可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第二,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除包含外币,还包括:以外币支付的支票、汇票、股票、债券等。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由①②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 ⑤有利于境外旅游、留学。
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
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对金钱的看法:
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从一定意义上,金钱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活动都离不开金钱。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基础。
对金钱的态度:
①对金钱,,靠诚实劳动
美女模特图片(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