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参天浩气长存-民族英雄邓世昌事略杨继先一一、邓世昌生平简介邓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娜,从军时改名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清道光二十九年八月十八日)出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珠海区)。其父邓焕庄,字端浦,清奉政大夫。世昌兄弟姐妹6人,他排行第四。少年时代的邓世昌虽然性格内向,但果敢刚毅,从那时起即“留意经世之学”有远大志向。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他随父移居上海,常到黄浦江边散步,在上海港,他见到外国轮船与日俱增,外国军舰在中国海口任意进出,慨然兴叹道:“中西互市久远,人日驭风涛,称知我国书厄塞,若我国不以西法训练海军,一旦强邻攀衅,何以御之?’,①从此,他蓄志投效海军。1867年(同治六年),清政府派林则徐的女婿沈葆祯总理船政大臣,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培养中国自己的造船和海军人才。当时,招收了广东籍通晓英文的学生共1O人到福州船政学堂肄业,邓世昌是其中之一。他入学时,已经化岁,比其他学生大三四岁。学校识英语、天文、地舆、驾驶、绘图等课触。由于他学习目的明确,且又聪颖过人,入学后的各门课程考核皆列优等,深受沈葆祯的青睐和器重。1871年(同治十年),沈派邓世昌到“建威”船练习操作,在海上巡察南洋各岛后顺利返航。而后,沈派邓世昌分管“建威”号兵轮。1874年(同治十三年),沈奖邓世昌五品军功,派充“裸航”班任大副。1875年(光绪元年),世昌历任“海东云”管带,巡辑福建沿海等处。_当时,正值日本派兵入俊台湾,邓世昌奉命扼守澎湖、基隆等要塞,褥补千总。后又调任“振威”炮舰管带,并代理“扬威唤船管驾,荐保守备。加都司衔。’冬直案忌督李鸿章经营海学,“闻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褥之才”②于1879年(光绪五年)沈葆祯去世后,调世昌到北洋差遣,任“飞霆”炮舰管带。不久,又调任“镇南”炮舰管带。1880年又跟随丁汝昌赴英日刻苦学习,严格训练,是一位具有务实精神的海军军官。他虽然没有出洋留过学,但“西学甚深代为一般同僚所不及。他利用业余时间,考察西方海军的发展情况。在履行职务时,不依赖洋员,亲自操作,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时人说他“精于训练”,“使船如使马,鸣炮如鸣摘,无不桐合机宜”。③如他在接“致远”等舰回国途中抵达西班牙海时,当他登岸办完事后,乘灿板回致远,适逢风大涛急,波浪扑上舟内,衣袂尽很,稍有示慎,即有筱舟芝{危。邓世昌亲自把舵,斜迎着涛头,找浪前进,绕到致远舷侧上舰。待登舰后,同船者之衣皆滴水不止,真是车狂涛孩浪争生命于倾刻之间。舰到地中海后,又发生火替,仔烟筒有火,因添煤过多,致腾烟焰气世昌“令开火门,塞灰润,立止。”④‘1882年(光绪八年),朝鲜政局发生动乱,日本趁机进行军事干涉。咨直隶总督张树声奏调浙江提督吴长庆率师东渡援朝,命世昌以兵舰护送。世昌管驾“扬威”.“鼓轮疾独,迅速异常,经赴仁川口,较日本兵舰先到一日”.“日兵后至,争门不得入而罢。”⑤事平后,荐保游击,并赏给勃勇巴图鲁舅号。1884年(光绪十年),法国人入侵台湾,攻陷基浅炮白,邓世昌又率舰南下御侮。其时,适逢父亲病故,他尾接到丧报,但以国家安危为,,未回家奔丧。5年后,他才回到家中,哭昏在地。他从军27年,仅回过三次家,最多一次仅住过7天。1887年(光绪十三年),邓世昌被派赴英、德两国接带订脚的“致远”、“靖远”、“济远气“来远”4舰
邓世昌其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