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外科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外科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docx外科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王海燕(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云南红河州661100)【摘要】目的探讨外科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外科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侵入性诊疗操作因素、药物因素、自身因素以及患者的自身因素;结论外科监护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采取各种办法减少感染发牛,为病人建立一个较优的医治环境,根据无菌原则进行操作,并贯彻实施隔离制度。【关键词】外科监护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护理措施【【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J2095-1752(2012)30-0018-02院内感染率的高低主要受危险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特定情况下危险因素直接决定着院内感染。外科监护室与其他科室相比医院感染率更高,该科室接收的病人都是易感染者,且大部分需不断或者是使用很多类特殊药物以及侵入性诊疗操作进行治疗,所以给医院感染带来了大量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特殊的传播方式,它不仅可以在人体中引入外环境细菌,导致外源性感染,而且可以把自体细菌扩散或者是转移到人体别的部位而导致内源性感染。例如机械通气,血管中设管,留置尿管以及人工气道等都属于诊疗操作。,这些疾病不仅严重而且异常复杂。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成熟,而且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还有待于继续完善。因部分条件影响使病菌或是对人不造成影响或是致病力较小,有可能导致局部感染,严重时甚至是全身性感染,进而对其生命带来威胁。当患者意识昏迷时经常会发牛误吸,这时只能采取鼻饲,这就加大了感染几率。,要经常给予患者镇痛剂以及麻醉药等药物,这些药物能使患者的意识状态发生改变,将其咳嗽反射或者是呼吸道粘膜处的粘液进行的纤毛运动抑制住,阻塞呼吸道处的分泌物尽早排出;同时还对吞咽反射进行抑制,使一些分泌物被患者误吸,最终导致下部呼吸道发生感染。采取抗酸剂以及H2■受体阻滞剂降低了胃液酸度,是导致胃中细菌定埴上升的基本影响因素,胃中定埴细菌会顺着胃液一直反流到气道以及口咽部位,而气道中以及口咽位置的致病菌定埴大部分来自于此。携带细菌的气道分泌物或者是口咽被患者误吸后会到达呼吸道,进而引起下呼吸道发生感染[口。此外滥用抗菌类药物,能将敏感性较强的原籍菌抑制住,此吋外籍菌就会定埴以及优先发展壮大,而且耐药菌株也会被误认为肠道内的优势菌。这两类异常优势菌会破坏身体本身具有的微生态平衡,大多数内源性感染都来自于此。,且人部分都携带着多重耐药菌株。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当其患有感染疾病吋,要立刻停止自己的工作,同时还要避免没有进行严格体检就把患有慢性传染病的医务人员调入,这些都是外科监护室感染发生的主要来源。此外关于外科监护室,如果其建筑设计以及布局不合理或者是病区环境不清洁,也会提高医院感染率。(1)动静脉置管一定要采取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导管要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上。而且要确保给药系统处于密闭处。每天检查皮肤穿刺部位,导管皮肤入口处以碘伏消毒,覆盖无菌纱布,更换敷料应记录更

外科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6 KB
  • 时间2019-05-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