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忠:毛泽东非常正确
独立自主,就是凡事自己做主,不依赖别人,不步人后尘,也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按自己的主张和权利行事——就是特立独行的勇气,敢为天下先的锐气,“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走自己的路让人去说吧”的豪气。
独立自主,就是不仰人鼻息,不奴颜婢膝,不泥古媚外,不“韬光养晦”,不见风使舵。没有邯郸学步的浮躁,没有东施效颦的浅薄,没有人云亦云的堕性与侩气。
正是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方针指引下,中国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使中国由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了世界第六大工业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近30年历史进程着眼,总结概括出“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其中一个就是“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自己找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前进道路。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尤其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我们一定要有自己奋斗到底的决心,要信任和依靠本国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否则,无论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取得胜利,胜利了也不可能巩固。
当然,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不是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以及任何大国主义的思想行为都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尽管我国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我们对待世界上任何大国、强国和富国,都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决不允许有任何奴颜婢膝、卑躬屈节的表现。建国以前和建国以后,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没有动摇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决心,没有在任何外来的压力面前屈服,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就吸收了俄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以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但又不照搬他们“以城市为中心”,先夺取城市后占领农村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在抗日战争中期,由于日本侵略军野蛮进攻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一方面,各国援助中国的武器弹药及其他物质都被国民党当局接收、独占;另一方面,国民党当局对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致使解放区的经济和财政发生极大困难。有一段时间里,曾经到了没有饭吃的地步,开水煮野菜,加上一把盐就是上等饭。战士们没有衣鞋穿,工作人员冬天没有棉被盖,没有日用品用。
为了克服困难坚持抗日战争,一九四二年底,党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毛主席和大家一样,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在分配给他的那块地里,及时播种、浇水、施肥、锄草,完成了自己的生产任务。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朱德时常背上筐捡粪积肥。就这样,到一九四三年时,部队和机关学校的粮食已经能够部分自给,副食品、办公费和军队装备用费,达到了大部分自给;晋冀鲁豫根据地军民,合力战胜了水、旱、蝗灾,自己挖煤、制铁、造枪弹;太行抗日根据地还建起兵工厂……终于战胜了日寇及国民党的破坏和封锁,改善了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支援了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新中既不照搬苏联的一党制,也不采用欧美国家的多党制,独辟蹊径,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建国以后,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毛主席认真研
张召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