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所要欣赏的这篇《说笑》就是一篇非常出色的散文。作为题目的“说笑”这两个字,不是我们平常讲的说说笑笑,不是一个并列的结构,而是一个动宾结构,“说”是动词,“笑”是它的宾语,“说笑”的意思是说一说“笑”这个问题。这篇文章不长,我算了一下,不到两千字,一共只有五个自然段,非常小。所以我觉得它很适合编入中学语文课本,下边我们按照这五个自然段的顺序,一段一段地来细读。我先来读一下第一段:“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着幽默。刘继庄《广阳杂记》云:”驴鸣似哭,马嘶如笑。“而马并不以幽默名家,大约因为脸太长的缘故。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这就是第一段,我们看这一段的第一句,“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便成了文人的职业”。我们可能还都能想起自己当年语文老师讲作文,可能经常说一句话叫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是开门见山,当然好文章不一定非要开门见山,好文章可以有许许多多种开头的方法,我干嘛非要开门见山,我开门不是山,开门是水行不行,也可以。但是开门见山是一种好文章开头的办法。我们看报纸上电视上讲一个什么东西,最常采用的就是开门见山的方式,特别是《新闻联播》,必须开门见山,你不能绕了半天弯子,不让人知道要说什么。那么钱钟书的这一句话就让我明白,他不是闲着没事,泛泛地来说“笑”这个东西,他有很强的针对性,第一句话针对性就出来了:“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他针对的就是幽默文学,这里就要讲一下背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林语堂、周作人为代表的作家大力提倡幽默,他们身体力行,创办一些专门发表幽默文章的刊物。一时间一些专写幽默的小品文盛行,追风潮的作家也努力去撰写离现实比较远、追求刻意闲适、刻意轻松的文学作品,形成当时特有的幽默文学。针对这种现象,鲁迅首当其冲站出来批判,鲁迅指出当时中国是一个皇帝不肯笑、奴隶不准笑的时代,是一个风沙扑面、虎狼成群的时代。这些浅薄的小品文,一方面点缀人们的太平盛世,一方面掩盖着穷人的呼号和血泪。到头来“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收场大吉”。干净简洁的文字已经表达出鲁迅的立场,鲁迅不是反对幽默,而是认为我们人民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是很难幽默起来的,而有人却在这个时候提倡幽默,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继鲁迅之后,钱钟书的《说笑》就诞生了,与鲁迅的态度相比,以幽默著称的钱钟书是什么态度呢?我们看钱钟书的态度,钱钟书没有像鲁迅那样正面地来批判幽默文学,他没有,而是用他自己特有的文风,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讲“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便成了文人的职业”。我觉得这句话比鲁迅更刻毒,他比鲁迅说得还要狠,鲁迅是堂堂正正讲道理。钱钟书一下子就把“幽默文学”这四个堂皇的字眼跟卖笑联系起来了,说你这是卖笑。所以我说钱钟书有的时候是很坏的,你读钱钟书的文字,经常觉得这是一个“坏”家伙,当然是一种善意的“坏”。就是真正的幽默大师,他的杀伤力比那个不幽默的人要强很多倍,因为他用一种特殊的武器,一下子就给你穿透了。把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我们马上就明白钱钟书的态度,他的态度是什么呢?很清楚,同时也设定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角度,也就是说他不是正面地来谈论幽默文学,而是只从“笑”这一个角度突破进去来谈幽默文学,这个突破口选得非常好,中国散文讲究起承转合,这一句话是一个非常好的起,一下子扣
从《说笑》看钱钟书的幽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