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刑法对于“医闹”行为规制.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从案例来分析医闹问题典型案例介绍第一,2015年12月28日某三甲医院收入一名34岁的高龄产妇杨女士,妊娠已26周,既往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并患有胆囊结石。 2016年1月11日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经抢救无效死亡。之后,家属数十人聚集并滞留医院产科病房,在病房大声喧哗辱骂,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医院正常医疗秩序。 2016年1月14日,死者生前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简称中科院理化所致函医院,请求该院对杨某离世的原因做出公正透明翔实的调查。由此医疗纠纷案件第一次出现工作单位介入的情况。这件事的出现,也让整个医学界认识到一个残忍的真相医闹几乎已经成为整个医学界的常态,连顶尖的三甲大医院也不能幸免。第二,2016年3月11日,患者王某杰男,10月龄因胸肺感染被送往医院救治,后因病情严重转院至市儿童医院治疗,并于3月13日凌晨死亡。王某杰家属于14日下午组织十余人在医院大厅内举横幅、烧纸钱,推搡殴打包括主治医生在内的多名医护人员,并强迫主治医生下跪烧纸钱。以往的医闹多是针对医院设施的打砸和医护人员的人身攻击,但是这一次跟以往不一样,患者的死竟然需要医生下跪来抵偿罪孽,这已经不是一场的简简单单的医闹。这种事的出现,让医学界认识到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医闹摧残的不只是医护的身体和精神,接下来,连医护做人的尊严也势必要践踏。第三,2016年5月5日下午,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刚退休的主任陈仲伟被人尾随回家,砍了30多刀,面部被砍烂,腹部多处长伤口可见肠子,膝关节砍烂,足后跟砍断。凶手行凶完后,直接跳楼身亡。一场时隔25年的医闹,患者选择与当年的主治医师同归于尽,这件事的出现也让整个医学界认识到了一个冰冷的真相医闹不是一场病房里的冲动,一场医院里的民事纠纷,它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随地可能要命。二、运用刑罚手段规制医闹行为的可行性医闹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及其危害程度的严重性是动用刑罚手段规制此行为的前提条件。一就对人身权益的危害而言。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医闹行为已严重损害及危及了医护人员的生命权、身体健康权和名誉权。案例三中医生被患者砍杀,对医生的生命权造成了实质损害,如何用刑罚手段来保护医生的生命安全免受患者的威胁显得尤为紧迫。同样,在案例二中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的人格尊严完全漠视,肆无忌惮的去侮辱、诋毁医务人员及医务机构,严重的影响了医务人员的生活工作,侵犯了其名誉权,其危害性不言自明,已达到需要动用刑罚手段去规制的程度。二就对于财产权益的危害而言。在案例二中医闹者故意毁损医院的医疗设备,肆意毁坏医院或者医务人员的财物,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财产权益造成了直接侵害。更有甚者,打着医疗赔偿的旗号,对医疗机构或者个人进行敲诈勒索,来达到非法获取财物的目的,行为恶劣,必须动用刑罚手段去打击、规制。三综合以上案例,不难看出医闹行为也严重冲击了医疗秩序。就目前来看,社会秩序在我国的重要性正如美国学者亨廷顿所说自由不是首要问题,合法的社会秩序的创造才是首要问题。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都应按照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来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医疗秩序。而医闹行为只会对医疗秩序造成混乱,不利于患者维权,也不利于医疗机构正常医疗救助工作的开展,因此急需刑法来调节此类社会关系。以上所发生的医闹行为对我国刑法所要保护的医疗秩序、医院与医护人员的财产关系及其人身关系造成了严重损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不是所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需要刑法予以规制,对于医闹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前文已有论述,此后不再赘述。但由于医闹行为所造成的法益侵害程度不同,并且医闹行为有其自身的复杂性,所以不能简单的去下定论,而应结合实际情况,仔细剖析其行为的起因,并对法益的侵害程度有所区分,做到罪刑相适应。如对于人身权益的损害,根据伤害程度不同,可分为重伤、轻伤与轻微伤三种,由此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也不同,需要区别对待。同理对于侵犯财产权益的行为,要根据其毁坏财产的价值大小来确定是否具有法益侵犯性及其危害性大小。而对于侵犯医疗秩序的行为是否达到犯罪的危害程度应该从医闹行为的情节和造成的损失来判断,只有情节严重和者造成严重损失才可以认定为犯罪。三、关于医闹行为的犯罪构成一医闹的客观方面。医闹的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医疗秩序的破坏与干扰、对医护人员人身及名誉的损害以及伴随的敲诈勒索行为。二医闹的主体。医闹构成犯罪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聚众犯罪的特征,一般人数较多且往往要在公共场所实施,而且医闹犯罪是共同犯罪,部分实行全体负责,严厉打击医闹行为从而维护医疗秩序。三医闹的主观方面。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危害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的表现。犯罪

浅析刑法对于“医闹”行为规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