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实用英语词汇学.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江苏师范大学2013-2014第一学期公共选修课《实用英语词汇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英汉词汇互译的差异原因分析姓名学号专业院系摘要:英汉互译是很多人希望可以熟练掌握的一门技巧,可是汉英互译的差异,即英语倾向于音译,而汉语倾向于意译的原因,使得很多人不能得其要领而在门外徘徊。本文在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尝试从语言文化和文化传统两个方面分析。关键词:英汉互译;差异;语言;文化。1、引言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英国语言学家威尔斯金曾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词汇在语言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学好词汇背诵词汇具有重要意义。所有英语的学习者都清楚,学好英语必须学习大量的词汇。但面对如此多的生词时,我们时常感到困惑、烦躁,尤其是汉英互译时大体意思的差异,使得背诵英语难上加难。所以,本文将探讨英语的英汉互译的差异原因,期望从中能找到学习英语词汇的突破口。本文主要从英语词汇学的角度,采用比较分析法和语篇中的意思语境背理论来研究英汉词汇互译。本文将通过对大量词语的分析、研究来论述英汉互译差异产生的原因、背景,在此基础上并试图发现词汇互译的特点。本文期望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使英语学习者对英汉互译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能激发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帮助其有效扩大词汇量,灵活掌握英语词汇。文献回顾作为一种语法现象,英汉互译引起了众多语法学家的关注。本文拟从三个章节研究英语词汇及词汇互译。论文第一二章主要介绍语言制约这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其中包括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分析性语言和综合性语言这两大方面的原因。接下来第三章是文化方面的差异分析。第一章语言制约——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icwriting).其字母和音素是对应的。语言中所有的音节最后都能分解为音素,用一定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在书写形式上表示,如magazine听到的3个音节,分析为8个音素分别用8个字母表示,组合起来就成了magazine。因此,音译外来词时可以按其音节,按听到的声音来用字母或字母组合成自己的音节进行。如“功夫”,听到两个音节,英语可以音译为kungfu,再如“太极拳”、“台风”,根据听到的音节,用音素组合而成taichi,typhoon。至于在西方语言相互之间音译更是简单,英语和拉丁语、希腊语、德语、法语和北欧诸语言同属于印欧语系,都是拼音文字,音译只需要经过正字(orthography),字母稍加改动就可以了。因此英语借词是大量的,几乎是没有约束的。而汉语则不同,作为音节文字(morphemicwriting),一个方块字一个音节,音节是和方块字对应甚至和语素对应。尽管所有音节最后也分解为音素,但音素没有相应的汉字书写形式,只能借助表音节的汉字来进行。如putonghua,听到的也是3个音节,落实到书写形式就是三个方块字:“普通话”。也就是说,汉语的对magazine或interde-pendence的音译,听到的3个音节或6个音节最后都得用3个或6个方块汉字来表示。这一特点如在两种不同的语言结构类型中进行音译,就造成困难,并伴随这不可避免的语音和语义的磨损。即使音节和字能够对上,也有一个在众多同音节字中选字的问题。汉字对应的是音节。但汉语音节大约有411个,加上四个音调,这样使音节的总数达到

实用英语词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htmtr11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19-05-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