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霍山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
推荐阅读: 一春季生产实绩二春茧生产收烘今年春季蚕茧生产收烘工作是宣传到位,措施得力,效果明显。(一)蚕桑生产 2、抓技术服务,提升技术水平。技术服务从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着手,发挥网络、...
一春季生产实绩
二春茧生产收烘
今年春季蚕茧生产收烘工作是宣传到位,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一)蚕桑生产 2、抓技术服务,提升技术水平。技术服务从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着手,发挥网络、电视、光盘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优势,提高服务效果,采取多种形式,掀起栽桑养蚕技术培训的高潮,提高茧丝绸行业的技术水平。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发挥信息服务功能,依托《安徽省蚕业信息网》迅捷了解最新科技动态,更新知识,提高科技素质,开展宣传报道,传递科技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以提高蚕茧质量为课题的技术培训、示范活动。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实行技术人员联系户制度。对技术人员实行业务工作量化考核、目标管理、绩效挂钩。送技术下乡,在各交通要道、重点村组和新蚕区召开各类培训班、现场会,针对当地存在的不足,举办技术讲座、开辟宣传专栏,让蚕桑实用新技术进村入户。2月至6月在重点产茧乡镇的片、村举办培训班23期,培训人员3000人次。
3、抓优质茧基地,提高蚕茧质量。2007年春季优质茧基地建设重点放在优质蚕茧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蚕茧产量、质量水平提高等方面。不断总结前期基地建设成功经验,着力推广蚕桑生产新品种和新技术,积极探索和运用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根据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要求,以示范点、片向周边带动辐射,推进优质茧基地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把优质茧基地建设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机结合,提高了栽桑养蚕的科技含量。采取技术带动,实行跟踪服务,督促蚕农落实各项生产技术措施。加强对小蚕共育的扶持,通过培训、考核、奖励,推进小蚕共育工作。以蚕茧价格引导、簇具补贴、售茧返利桑园肥的政策措施、推进方格簇上簇应用。以深入蚕室农户开展技术辅导服务作为内容,以示范户为中心,抓点带面,推进大棚养蚕等省力化养蚕技术应用。增加产业整体发展的后劲,争取今年我县优质茧基地建设上有新的发展,实现霍山县茧丝绸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4、抓龙头企业壮强,推进产业化。产业化的发展关键要靠龙头企业的带动。龙头企业对维护蚕茧收烘秩序、指导农民理性养蚕、优质茧基地建设、蚕茧质量的提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就是保护茧丝绸产业,更是维护广大蚕农的最根本利益。我县始终把龙头企业的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积极为企业搜集信息,协调关系,创造环境,做好服务,争取项目,协助企业扩大生产。引导蚕桑技术干部主动融入企业的各项生产和管理中去,自觉接受企业的领导,做联系企业和蚕农的桥梁纽带。鼓励帮助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扶持争创省级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
5、抓制度完善,深化改革。自1999年我县茧丝绸一体化改革以来,我们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今年在原有各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对茧丝绸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表现的不足和矛盾,把事关蚕农切身利益和机关工作作风问题,作为重点问题逐一解决。建立了蚕病预防机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理,争取不发病或少发病,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建立蚕农和技术服务电子档案,为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蚕种
安徽省霍山县茧丝绸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