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路径.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路径
[导读] 我国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将近50%,已成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老年人高血压在发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等方面都与非老年人有不同之处,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我国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将近50%,已成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老年人高血压在发病学、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等方面都与非老年人有不同之处,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体位性血压变异、餐后低血压(PPH)、多病共存、难治性高血压等。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将有助于提高老年人高血压的诊疗水平。现介绍老年高血压上述5大特点及其临床诊治路径。
    1 老年ISH
    老年ISH占高血压的60%.随着年龄增长ISH的发生率增加,同时脑卒中的发生率急剧升高。老年人脉压与总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呈显著正相关。
    诊断年龄>65岁、收缩压(SBP)≥140mmHg(1mmHg=),舒张压(DBP)<90mmHg,诊断为老年ISH.
    处理SBP≥140mmHg,DBP60——90mmHg,可选用1种药物治疗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而DBP<60mmHg时,降压治疗应以不加重舒张压进一步降低为前提。DBP<60mmHg时,若SBP<150mmHg,宜观察,可不用药物治疗;若SBP150——179mmHg,可谨慎用单种、小剂量降压药物治疗;若SBP≥180mmHg,则用小剂量降压药物治疗,单种或联合用药;降压药物可用小剂量利尿剂、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用药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老年ISH的诊治路径(图1)。
 
    2 老年高血压伴体位性血压变异
    老年高血压伴体位性血压变异包括体位性(或称直立性)低血压和卧位高血压。
    诊断
    诊断标准(1)体位性低血压或称直立性低血压:从卧位转为立位后3min内,出现SBP下降≥20mmHg和(或)DBP下降≥10mmHg,或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角度至少60°、3min内出现上述血压改变的现象。(2)卧位高血压:卧位时SBP≥140mmHg和(或)以弓DBP≥90mmHg,立位时血压不高甚至降低。后者也称为“卧位高血压-立位低血压综合征”或“Hyp-Hyp(hypertension-hypotension)现象”.
    ,首先应考虑有无可以消除的诱因如脱水或失血等血容量不足的情况;然后考虑有无药物作用,其中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三环抗抑郁药物、硝酸盐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BBC)报道较多;最后考虑患者基础疾病的诊断,需要进行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必要检查,以明确病因诊断。
    处理
    老年体位性血压变异患者首先应当采取非药物治疗,教育患者及家人了解并正确掌握非药物治疗的方法(表1)。据文献报道,药物治疗有容量扩张剂(如9-α氟轻考地松)、血管收缩剂(如盐酸米多君、麻黄碱)及辅助药(如红细胞生成素等)。应注意在改善立位低血压时,可能有增高卧位血压的副作用,因此需要慎用。
    表1老年体位性血压变异患者的非药物治疗
   
    卧位高血压-立位低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临床诊治路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ujim20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