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50%以上)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和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各种有关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多选题)一、会计法律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机关)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它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法》)。《会计法》于1985年1月21日通过(诞生);1993年12月29日修正(小改);1999年10月31日修订(大改);2000年7月1日实施。(通过和实施日期容易考单选题)《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二、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国务院)(制定机关),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如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侧》(必须记住)等。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p2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机关)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会计规章《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等。会计规范性文件《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四、地方性会计法规地方性会计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地方人大)(制定机关)在与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仅在本行政辖区内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项目制定机关一、会计法律全国人大二、会计行政法规国务院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务院财政部门四、地方性会计法规地方人大(交叉性考判断题的概率大)第二节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是划分管理会计工作职责权限关系的质地,包括会计工作管理组织形式、管理权限划分、管理机构设置等内容。一、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根据《会计法》的规定,①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体现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二、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会计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并颁布。①特殊要求的行业(军工、铁路等),制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交叉考判断题的概率大)三、会计人员的管理p3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务)管理、会计人员评优表彰奖惩、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多选题)四、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单位负责人(第1次)(私企老板、单位厂长、董事长、执行董事、总经理等均可出任法定代表人,具体由公司章程决定)负责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管理,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没有“合法性”、“准确性”)★第三节会计核算(重点小节)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一)依法建账(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依法建账主体)都应当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不具备建账条件的应当实行代理记账。(总结:强制建账是法定)(注:《会计法》规定,我国有两类主体无需建账:个人、个体工商户)(2)设置会计账簿的种类和具体要求应当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总结:账簿种类要齐全)(3)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也称经济业务事项)应当统一进行核算,不得违反规定私设会计账簿进行登记、核算。(总结:私设账簿不允许)(二)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p4(1)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实际发生的资金增减变化。如签订合同或协议的经济业务在签订合同或协议时,往往不须进行会计核算。(2)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时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三)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会计资料: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会计资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会计工作的生命,各单位必须保证所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和完整。★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旨在以假充真;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
财经法规重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