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水解实验报告篇一:淀粉水解糖的制备淀粉水解糖的制备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淀粉糊化及酶法制备淀粉糖浆的基本原理; (2)掌握淀粉酶解法制备淀粉糖浆的实验方法。二实验原理水解淀粉为葡萄糖的方法有三种,即酸解法,酶解法,酶酸法及双酶法。本实验采用的是双酶法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首先利用的是α-淀粉酶将淀粉液化,转化为糊精及低聚糖,使淀粉可溶性增加;接着利用糖化酶将糊精及低聚糖进一步水解,转化为葡萄糖。三实验器材 1,实验材料玉米粉α—淀粉酶(2000u/g)糖化酶(50000u/g) 2,仪器设备恒温水浴槽真空泵抽滤纸及布氏漏斗四操作步骤 50克淀粉置于400毫升烧杯中,加水100毫升,搅拌均匀,配成淀粉浆,用5%Na2CO3调节pH=—,加入1毫升5%CaCL2溶液,于90-95℃水浴上加热,并不断搅拌,淀粉浆由开始糊化直至完全成糊。加入液化型α---淀粉酶1克,不断搅拌使其液化,并使温度保持在70℃。然后将烧杯移至电炉加热到95℃至沸,灭活10分钟。过滤,滤液冷却到55℃,加入糖化酶1克,调节pH=,于60-65℃恒温水浴中糖化3-4小时,即为淀粉糖浆,若要浓浆,可进一步浓缩。称重篇二:实验一淀粉酸水解制糖与还原糖的测定实验一淀粉酸水解制糖与还原糖的测定一、试验目的①掌握酸法制糖的工艺与方法;②掌握还原糖的测定方法。二、酸水解制糖原理在淀粉酸水解过程中,有如下三种反应: 在水解过程中,淀粉的颗粒结构被破坏,α-(1,4)-糖苷键及α-(1,6)-糖苷键在酸的催化下被切断,示踪同位素原子O18研究证明,H+先与H2O结合生成H3O+,H3O+能与糖苷键的氧原子结合生成不稳定化合物Ⅰ,随后C1-O键断裂生成C1正碳离子Ⅱ,H2O与具有正电荷的C1结合,再使C1失去H+,完成糖苷键的水解过程。三、实验仪器 7230型分光光度计、水浴锅或电炉、100mL量筒、100mL或50mL容量瓶9个、10mL与2mL移液管各1支、250mL烧杯、250mL锥形瓶2个、布氏漏斗、真空泵、牛皮纸。四、实验试剂淀粉(化学纯)、3,5-二硝基水杨酸(化学纯)、1%硫酸、氢氧化钠(分析纯)、酒石酸钾钠、苯酚(化学纯)、亚硫酸钠(Na2SO3)、葡萄糖(分析纯)、无水酒精、粉末CaCO3。①配制DNS(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取克3,5-二硝基水杨酸,g氢氧化钠,充分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酒石酸钾钠克,苯酚(在50℃水浴中融化)5mL,亚硫酸钠克,完全溶解后盛于棕色瓶中。②葡萄糖标准溶液(1g/L):准确称取干燥衡重的葡萄糖1g,加1mL1%硫酸(防止微生物生长),以蒸馏水定容至1000mL。③1%硫酸;④碘-碘化钾溶液四、实验步骤(一)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定 1 ②将各溶量瓶溶液混匀,在水浴锅或电炉上沸水浴5分钟,取出后立即用冷水冷却至室温,并加水定容,摇匀。③于550nm处用分光光计测定吸光度A值,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二)还原糖的制备与测定①淀粉酸水解工艺取淀粉5~10g,加入250mL锥形瓶,按照固液比1∶10加入1%硫酸,用牛皮纸封好口,在121~125℃水解30min,取出1、2滴置于白瓷板上,加1滴碘-碘化钾溶液直到不呈蓝色,即为水解终点。冷却,然后用粉末CaCO3中和至pH值~,减压过滤,得到含葡萄糖的样品溶液,测定其体积V0。②还原糖的测定平行取待测样品2份(含糖量为~/L),加入100mL或50mL容量瓶中,再加入3mLDNS试剂,沸水浴5min,冷却至室温后,加水定容摇匀,于550nm处用分光光计测量吸光度A,根据标准葡萄糖液所得数据建立的标准曲线,测算待测试样的平均还原糖浓度,计算淀粉的转化率。③淀粉的转化率计算淀粉转化率= 原糖液体积V0(L)?原糖液葡萄糖含量(mg/L) ?100% 投入淀粉量(g)?1000?86%? 注:使用此公式时,应注意测定过程中的稀释倍数 2 篇三: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2016年12月4日姓名系年级2016级生科2班组别四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一、实验目的 ,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菌种: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培养基:培养基:固体淀粉培养基、固体油脂培养基(大分子水解试验);葡萄糖发酵培养基、乳糖发酵培养基(内装有倒置的德汉氏小管)(糖发酵试验);蛋白胨水
淀粉水解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