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对外贸易与工业化
内容提要:
1. 工业化的内涵
2. 对外贸易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3. 中国工业化进程实证分析
一、工业化的内涵
(1)工业化过程的实质
(2)工业化过程的核心
(3)工业化的衡量指标
经济重心从农业生产转向
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生产过程
制造业的发展
霍夫曼系数
☆
☆
表3-1 霍夫曼工业化阶段指标
消费资料工业/生产资料工业
第一阶段
5(±1)
第二阶段
(±1)
第三阶段
1(±)
第四阶段
1以下
◆
二、对外贸易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一)对外贸易对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扩大资本积累
(基本条件)
出口
外汇收入
资本品
现实生产力
消费品
消费需求
新的产业
(一)对外贸易对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加快技术进步
(主要推动力)
技术创新
技术贸易
技术外溢
(一)对外贸易对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优化产业结构(核心内容)
产业结构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对外贸易结构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
*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压力和动力。
*对外贸易可以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和方向。
*对外贸易可以解决因结构调整而带来的产品结构性问题。
*优化产业结构离不开技术进步, 对外贸易则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参考材料:技术合作与技术进步
任何一个国家哪怕是最发达的国家离开了
国外技术的进口,都无法维持本国长期的技术进
步。据一项统计资料,1990年发达国家专利总量
中,%,而本国专利仅占
%,即便在技术发明最发达的美国,国外专利
%,而欧洲发达国家的这一比
例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国家如比利时、希腊等
则高达98%。
二、对外贸易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二)工业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根与木”
“源与水”
实证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之后
改革开放之前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
80年代90年代
表3-2 中苏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例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对外贸易总额
对苏贸易额
对苏贸易比重%
1950
1210
580
48
1951
1895
810
43
1952
1890
968
51
1953
2295
1172
51
1954
2350
1338
57
1955
3035
1392
46
1956
3120
1497
48
1957
3025
1282
12
1958
3735
1515
41
1959
4265
2055
48
1960
3975
1665
42
1961
3015
919
30
1962
2675
749
28
1963
2755
600
22
1964
3245
449
14
1965
3695
417
11
1966
4300
311
7
第三章 第二节对外贸易与工业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