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doc一场心灵启迪之旅——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田艳文寒假里捧起《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西方的教育理念在这本书中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这本书给了我许多思考和感触。李希贵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特的教育视角向我们诉说了教育的现状。美国课堂教学的种种做法都震撼了作者和我们的心灵。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一直高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而,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小心翼翼地做着每件事。回答了问题要得到老师的允许才能坐下,一件小事却折射着学生的真正地位。课程改革的热潮掀起层层浪花,学生始终畏惧老师,在老师的威严下畏首畏脚。如果学生真的是主人,作为主人,为什么在自己的领土上如此畏惧呢?这值得我们深思。叶圣陶先生曾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的讲解”。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尽量地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要从一个单纯的“播音机”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事实上,我们并不缺乏先进的理念,而且我们的专家对教育教学都有深入的研究,常常目标宏大,立意深远,拉开很大的场面和架势。似乎要以这个研究去解决教育中所有的问题。然而,我们似乎忽略了某些细节,那些细节往往在无形中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有效进行。在美住学生的名字。认为记住学生的名字是一门艺术而且值得为之而付出努力。教授们研究出了“借助座次表”、“标签记忆法”等一系列的办法。调查表明,学生欣赏的是把他们当作独立个体,而不是当作一个群体的人,而这一切都必须从记住学生的名字开始。方法不可或缺,但最重要的还是靠教师的心,对学生付出爱心是最奏效的方法。这些细致的研究中,渗透着学生的主人地位,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了专家的研究内容,说明孩子的一切都得到了关注。相信孩子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一定是快乐和幸福的。他们的幸福使教育的最终目标和追求。我们的教育是把人培养成工具,还是关注人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层给了我们忠告: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人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在他看来理想的教育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的度过一生。这也许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终极性价值,是教育最理想的效果。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理想的教育效果也许无法实现,但从这些美好的教育效果憧憬中,我们的学生的地位在逐渐转变,逐渐转化为具有鲜活生命的独立个体的人。如此种种都在说明一个事实,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要从尊重学生开始。二、只有说,才能想“只有想,才能说”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然而,戴维先生却有独到的见解,他觉得“只有说,才能想”。在美国的一所乡村学校,也正践行着这种观念。老师每个周末都会布置一个特殊的作业。让孩子带一份材料回家,请家长问孩子一些问题。如一位一年级小朋友就带了这样一份材料回家:1、今天在学校吃到了什么蔬菜?它们有什么营养?2、今天学校里刚学过了“小鸡的生存条件”,你能将给爸爸妈妈听吗?3、班上的“数字格子”游戏是怎么回事?4、本周的“魔术校车”活动你参加了吗?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能够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训练

读《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