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互联网、大众消费方式以及现代金融理念的发展,银行的传统业务领域面临着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网络贷款模式、以及以人人贷为代表的P2P信贷模式的挑战。
未来10到20年,可能更长时间,极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金融运行机制:“网络新金融市场”,它既不同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方式,也不同于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方式。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
所处时期
创新能力
行业特点
包含内容
支付结算
网络融资
虚拟货币
渠道业务
第三方支付
P2P贷款
众筹融资
电商小贷
虚拟货币
金融网销
独立于商户和银行为商户和消费者提
供的支付结算服务。
投资人通过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将资
金贷给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
搭建网络平台,由项目发起人发布需
求,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
利用平台积累的企业数据,完成小额
贷款需求的信用审核并放贷。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非实体货币,以提
供多种选择和拓展概念为主。
基金、券商等金融或理财产品的网络
销售。
正规运作期
行业整合期
即将进入泡沫化
低估
萌芽期
期望膨胀期
期望膨胀期
即将进入行业整
合期
期望膨胀期
其他
周边产业
金融搜索、理财计算工具、金融咨询、
法务援助等。
N/A
N/A
互联网金融的五类模式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
移动支付
电子商务
社交网络
互联网催生银行潜在竞争对手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
企业
个人
男
女
工资
消费
银行
贷款/理财
储蓄/消费
贷款
存款
金融市场
融资
投资
清算
渠道
政府
国债/地方债
交税
交税
扶持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
基础平台
CoreBanking
ESB企业服务总线
FSM金融服务模型
FDM金融数据模型
ODS/DW
产品体系
(以业务为导向)
网络银行
手机银行
呼叫中心
柜面业务
自助银行
社区银行
社交银行
客户分析
产品分析
价值分析
服务差异化
交互历史分析
营销分析
个人理财
零售存取款
财富管理
个人信贷
信用卡等
私人银行
投资银行
对公存贷款
现金管理
供应链融资
交易融资
资产托管
债券市场
资金业务
衍生品交易
理财业务
贵金属
票据业务
零售银行业务
公司银行业务
同业-资金资本业务
客户管理
产品管理
服务管理
营销管理
内部管理
风险管理
客户管理
产品管理
服务管理
营销管理
内部管理
风险管理
客户管理
产品管理
服务管理
营销管理
内部管理
风险管理
个人客户
公司客户
服务体系
(以客户为中心)
同业机构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
大互联网环境下银行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网络
社交媒体
选择控制
第二阶段
“屏幕”
手机应用APP
第三阶段
移动钱包
无卡现金
第四阶段
无处不在的银行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
预计到2015年零售银行的渠道使用频率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20-30 次/月
手机应用
7-10 次/月
网络屏幕
5-10 次/月
电话中心
3-5 次/月
ATM
1-2 次/年
网点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
重新定义银行业务O2O
虚拟空间(Online)
物理网点(Offline)
互联网
社交媒体
移动
终端
ATM
自助
电话IVR
线上渠道:网络、移动、ATM、IVR、电子银行、社交媒体
线下渠道:网点、客服、客户经理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
银行业务渠道变化预测
经常帐户
主帐户
储蓄服务
投资理财
贷款服务
消费金融
2010年渠道使用情况
2015年预期渠道变化
网点
代理/客户经理
Call Center
Web/Mobile/ATM/Social/IVR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影响
商业银行面临金融中介角色弱化的风险
1
互联网技术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分流了商业银行融资中介服务需求
2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支付渠道,严重冲击了商业银行支付中介地位
在融资过程中,一个主要的障碍是资金的供求双方无法及时有效地沟通资金供求信息。作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金融中介,商业银行一直作为资金供求的信息汇集中心而存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FACEBOOK类社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和传播途径,为金融交易储备了大量的信息基础。
商业银行作为支付服务的中介,主要是依赖于在债权债务的清偿活动中人们在空间上的分离和在时间上的不吻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相当程度上冲击着商业银行的支付中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