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干部培训方案篇一:工会干部培训制度工会干部培训制度为加强和规范工会干部培训工作,提高工会干部素质,全面推进基层工会建设,特制定本制度。一、指导思想、目的要求基层工会干部培训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来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基层工会干部在新形势下履行工会职能、做好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培训内容1、政治理论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2、工会法律法规、劳动法律法规;3、工会基础理论和工会工作实务;4、其他工会工作相关知识。三、培训方式1、上岗培训。基层工会委员会选举产生后,应当在一年内对主席(副主席)进行上岗培训,并发给基层干部培训证书。2、年度轮训。基层工会主席(副主席)应每年参加一次以上的工会业务培训班,培训后在基层工会干部培训证书上记载培训内容、培训时间。3、专题培训。根据新的形式任务、上级的要求,或需解决某项工会工作问题,应举办工会干部专题培训班。4、自学。市总工会提供培训教材和有关工会工作资料,由基层工会委员会组织学习或工会干部自学。四、培训的实施1、培训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办法,基层工会主席、副主席由市总工会负责,其他基层工会干部由基层工会根据总工会培训要求负责实施。2、培训经费按工会财务管理规定,列入工会财务预算,在工会经费中(来自:网:工会干部培训方案)支出。3、工会培训工作列入年度考核。运城市眼科医院工会篇二:工会干部培训计划工会干部培训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根据市工会十三大提出的目标任务,紧扣“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时代主题,以围绕推进工会干部素质能力建设为目标,以提高工会干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能力为重点,努力把工会干部培养成为组织动员职工的能手、协调劳动关系的行家、关心服务职工的模范,为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工会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调整和改善工会干部的专业结构及知识结构,增强工会干部在新形势下的综合工作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党的工运事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业务精通、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至2012年全市工会专兼职干部普遍培训一遍。具体培训目标是:每个季度完成培训任务的25%。2008—2012年期间,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坚持分级分类培训,主要任务是:1、上岗资格培训。全市新上岗的专职工会主席,在到岗一年内(含到岗已一年以上还没有参加上岗培训的),必须参加省总、市总举办的上岗资格培训班脱产学和专兼职工会干部的上岗培训主要由各县(市)区、各产业、市总直属工委经报批市总工会获准后自行组织培训。上岗资格培训,以在职、业余、就近、就地、函授、网上学习、分散自学集中考试等方式,经考试合格获得全总统一印制的“工会干部岗位培训合格证书”。2、适应性岗位培训。培训对象为全体工会干部。主要内容是结合不同时期工会的中心工作和本地区、本系统的工作实际,结合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新时期新阶段工会重点工作的难点问题,开展各种短期适应性岗位培训,使工会干部及时了解和掌握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新知识、新技能。适应性培训每期一般为3-5天。适应性培训实行点名调训、分级实施。全市乡镇以上专职工会主席由市总工会负责,输送到全总、省总或市总组织培训;乡镇和基层专兼职工会干部由各县(市)区、产业、乡镇采取多形式、多渠道自行组织培训。3、工会专业人才培训。加强对各级工会特别是工会机关中从事专业工作、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业务骨干的培训,尤其要培养一批劳动法律、劳动工资与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平等协商与集体谈判、财务经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一是按照全总、省总办班计划,选送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参加培训。二是各级工会根据本地区、本产业工会实际,借助社会办学力量,举办相关专业的工会专业人才培训班,培训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一周。三是鼓励工会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在职自学,或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参加工会急需专业学习教育,有计划地培养一批高学历的急需人才和后备干部,所在单位应从时间和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4、工会领导干部专题研讨。工会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主要对象为市总工会委员、各县(市)区总工会、市产业工会、市总直属各工委的主席、副主席(主任)、部分乡镇工会专职主席和大中型企业工会主席。市总每年与市委党校联合举办1-2期,同时将组织县(市)区总工会和市产业工会主席到高等学校进行拓展性培训。研讨班选题主要是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工会重点工作,针对工会工作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学习。三、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基础建设1
工会干部培训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