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理6《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提纲.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一、主要自然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四大类型。 (一)气象灾害: :(1)概念: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台风(2)形成:       广阔的洋面→海水蒸发,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     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   台风形成后会移出源地,经历发展、减弱、消亡的演变过程(3)分布: 季节分布: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7-11月(北半球的夏秋季)最为频繁空间分布:主要分布于热带或副热带,西北太平洋海域(中国东南沿海、日本、东南亚国家)是世界上热带气旋最多的地区,另外还有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加勒比海、美国东部海岸 :(1)概念: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2)形成: 核心原因:降水量少(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气候异变) (旱灾(缺水)原因: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植被覆盖率、某些人为因素…)(3)分布: 季节分布:视各地区具体特征而定空间分布: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偏多,如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尤其以非洲的旱灾最为严重 :(1)概念: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且一日内最低温在5℃以下)(2)形成: 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分布: 季节分布:深秋-冬季-初春空间分布:主要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当寒潮较强时,也可能影响到低纬地区):洪水、涝渍(1)概念: 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涝渍: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2)形成:(3)分布:(二)地质灾害: :(1)概念:岩层断裂或错位,释放积聚的能量,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使地面发生震动(构造地震)(2)形成:板块边界处(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地壳不稳定, 易形成火山、地震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震中:地面正对震源的点等震线: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震中距:地面上的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震级:(里克特-“里氏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地震中释放的能量多少)。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 3级以下:微震 3-5级:有感地震 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7级以上会造成重大损失)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上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同一次地震中只能有一个地震,但可以有多个烈度。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3)分布: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泥石流:(1)概念: 滑坡: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泥石流: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形成:(3)分布: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岩体破碎区、地势起伏大区、植被覆盖差的地区、降水丰富(季节集中)区…)(三):(1)概念: 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2)形成: 由于强烈大风扰动而成 (3)分布:,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造成的灾害也都属于海洋灾害。(四)生物灾害:

地理6《自然灾害与防治》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9-06-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