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223:37:38)转载▼标签:杂谈 教学目标:1、本次“习作”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2、围绕“自然界的一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注重训练学生理清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设计理念: “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留心观察、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想,特别注意用好平时积累的语言和有新意的词句。因此,在设计这节“习作”课的时候,我注重从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入手,在学生把握了“秋天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尽情地表达;并提醒学生用好平时积累的优美语句,愉快地写作文。 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从四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切身感受出发,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写作意境,注重对学生写作的过程和方法的关注,注重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关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相关的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 一、观察体会,感受景物的特点。 1、导入秋天。 (老师激趣谈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同学们,老师刚才朗诵的这句诗,大家知道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思考回答。) 好!有的同学说是春天,有的同学说是秋天。有“好景”、又有“黄”、“绿”这些色彩, 到底是什么季节呢?老师请大家注意,诗里写的是“橙黄橘绿”——水果成熟了!对,秋天。看来我们还得逐字逐句地仔细观察和体会,才能弄懂诗句的意思。 2、感受秋天。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反映秋天的景物的影片。(播放多媒体“秋天的景色”。) 从影片中大家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影片中播放的有蓝天、白云映照着平静的水面,城市里街道两旁金黄的树叶,山上火红的枫叶,果园里成熟的果实,农田里成熟的瓜果、丰收的粮食等等。) 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闻。(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刚才看过的影片,谈一谈各自看到的“秋天景物”的片断。老师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激励学生大胆地口头表达,让学生互相评论。) 除了影片中反映的“秋天景物”之外,根据大家的观察,你自己觉得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于秋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3、把握秋天的特点 好!下面大家各抒已见,谈谈你见到的“秋天”的“模样”吧。(老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各组都讨论好了吗?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觉得秋天有哪些特点? (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不必强求统一。只要说的不是其它季节的特点就行。)二、激发想象,描绘心中的秋天。 1、(师)秋天像一首诗,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幅画,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同学们,你们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激发学生尽情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提示:视觉上——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的天空很蓝、云很白;秋天是金黄色的(树叶);秋天是火红色的(枫叶)、、、、、、 感觉上——秋天秋高气爽、气温不冷不热;秋天刮风下雨后会很凉;秋天人们会多穿些衣服;、、、、、、 概括地说: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从炎热走向寒冷的桥梁、、、、、、) 2、同学们,我们经历过很多个秋天了,大家可能也参加过“秋游”活动吧。请谈谈你
美丽的秋天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