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会心得体会变化中的企业经营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企业未来前言可持续发展正在为企业的发展和调整创造新的机会。有人预言: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我仍相对落后,与国际上相比,我国企业大多数仍处于受制于环保压力、被动性地开始污染治理的第二个阶段;相当部分乡镇企业仍处于以掠夺性的资源开采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第一阶段,基本上走的是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的发展路子。当然,也有少数企业已经开始步入第三阶段,据统计,截止1998年6月,我国已有35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认证。一些城市如北京、沈阳等在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帮助下,开始清洁生产试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真正从战略上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管理目标的仍十分鲜见。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相当大的一部分企业对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不理解,总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互相矛盾。发达国家一些企业的实践已经说明这一矛盾并不是不可改变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目标是可以兼容并相互促进的。目前我国在推进企业界参与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很不够,应该引起管理科学界的充分重视一、变化中的企业经营环境事实上,随着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它们正在从各个方面迅速影响着经济、市场,以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企业的环境行为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正面临着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压力:环境问题的“法律化”正在对企业施加越来越大的影响;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使得以耗取大量资源、能源为基本条件的传统产业发展越来越困难;顾客更青睐有利于环保的产品,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都越来越关注环保问题,员工更愿意为对环境负责的公司工作;银行更愿意向对环境负责的企业贷款,保险公司更愿意向对环境负责的企业担保;各种税收及贸易条例越来越多地涉及企业的环境行为。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的全球性、区域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文件不断出台,涉及领域不断扩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荒漠化公约的履行增强了国际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强制性,正在对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以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为例,近年来,由于氧化碳、哈龙类物质的大量使用,导致在南极、北级等地区出现大面积的臭氧空洞。为了保护臭氧层,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持下,1985年签订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决定对2类8种物质进行控制,并规定了具体的时间表:从1993年起,缔约国不得出口氟氯化碳物质到非缔约国,也不进口非缔约国生产的含有氟氯化碳物质的商品,如汽车空调、电冰箱、涂料、发胶等;从1995年1月起,缔约国不进口非缔约国的产品范围扩大到生产过程中使用含有氟氯化碳物质的产品,像泡沫塑料、电子零配件等。1990年的《议定书伦敦修正案》更把受控物质扩大到5类20种,并提前了受控物质淘汰时间。在1992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又进一步将受控物质的限制生产和使用时间从2014年提前到1996年,发展中国家则从2014年提前到2014年,不难看出,上述协议对相关企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1998年9月20日,美国政府宣布从1998年月17日起将禁止我国带有木质包装和铺垫材料的产品进入美国境内,以防止一种甲虫--光肩星天牛危害美国的森林。美国政府的报告指出,这种天牛可能对美国森林造成1380亿美元的损失。这项决定意味着,中国的出口商必须使用经过热处理或熏蒸过的木材包装,否则只能改用其他包装物,因所有未经处理的木制包装箱将一律不得进入美国境内。据美国有关方面的官员说,这项禁令将影响到中国对美出口总额620亿美元中的1/3到一半。不论该项法规的环境保护效果如何,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它将影响到一大批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对美出口。又如由于染料的原因,我国的纺织品在欧洲的市场份额急剧下降,类似的案例还很多。国际上这类例子也屡见不鲜,其中最为典型的有金枪鱼--海豚案例。太平洋中,常常有成群的黄鳍金枪鱼游弋在海豚群下面。这使得网捕金枪鱼时海豚也遭到捕杀。1972年美国制订了海洋哺乳动物保护法,其目的是保护包括海豚在内的海洋哺乳动物。法令规定了捕杀金枪鱼的鱼网网眼规格,以及与金枪鱼捕获量相适应的海豚捕杀数量。同时该法律宣布,对违反美国标准而捕获的金枪鱼实施禁止进口。它甚至授权可以禁止进口未遵守该项法规的国家的所有鱼类。1990年,美国制定了针对未履行美国标准的金枪鱼禁运令。墨西哥首先成为禁运对象。目前产品环境标准所涉及的种类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这些标准有国家层次的,有区域性的,也有国际层次的,它们大多和国际贸易挂钩,已经对国际贸易和投资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一个不可低估的趋势是,国际贸易壁垒正在从关税壁垒逐渐转向以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会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