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王乃霞学号:08401137指导老师:赵丽萍摘要:明朝中后期是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三言”“二拍”作为这一时期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打破传统的商人形象,他们不管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以鲜活、复杂的面貌展示在了世人面前。这些商人身上的性格特征有着独特的时代烙印,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关键词:“三言”“二拍”正面形象反面形象形象特点明代中后叶,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民阶层很快发展壮大,商人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状况反映在文学中就是市民文学的兴起,“三言”“二拍”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仅‘三言’‘二拍’作品而言,其主要表现商人生活的,或偶尔涉及商人生活的,则全部有66篇之多”。①这些商人或是豪门大贾,或是贩夫走卒,他们的故事虽不惊天动地,却也曲折离奇,下面在商人形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商人的性格特征。一、商人性格特征(一)正面特征“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大多是正面形象,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被赞美的对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三言”“二拍”中,他们身上有很多共同特征。,执着为商“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策,受这种政策的影响,大多数人都以经商为耻。“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受这种贱商观念影响很小,他们大都有执着为商、崇商敬业的精神。《乌将军一饭必酬》中的入话部分,杨氏劝王生出去经商,王生欣然道:“这个正是我们本等。”他的话语中洋溢着对自己经商的自信,对商业充满了赞美和肯定,他为了经商,三次外出,三次都遇到了强盗,历经磨难,但他并没有放弃商业,这才换来了最终的成功。《杨八老越国奇遇》中,主人公杨复对妻子说:“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益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妻子欣然道:“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守株待兔,岂是良图?乘此壮年,正堪跋涉,速整行李,不必迟疑也。”在这个故事里,本是读书人的杨复把商业当做一种治生的手段,并没有觉得经商可耻,为了经商,他被倭寇掳到了日本,差点丢了性命。这种重商的特征在《叠居其程客得助》中有更好的反映。程宰家世代儒业,少时也曾习读诗书,因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就经商了,“徽人因是专重那做商的,所以凡是商人归家,外而宗族朋友,内而妻妾家属,只看你所得归来的利息多少为重轻,得利多的,尽皆爱敬趋奉,得利少的,尽皆轻薄鄙笑,犹如读书求名的中与不中的光景一般。”程宰因经商失败,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就没有回家,他选择了留在辽东,但他并不气馁,后来在海神的帮助下继续经商。“三言“二拍”中还有些人把商业作为自己的家传事业,父母从小就注意对子女经商能力的培养,《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蒋兴哥的父亲蒋世泽,从小就到广东做生意,他的岳父罗家三代人都以经商为业,蒋兴哥九岁时父亲就带着他出去学做生意,他聪明伶俐,继承了经商的衣钵。他经商临行前对妻子说:“常言‘坐吃山空’,我夫妻两口,也要成家立业终不然抛了这衣食道路?如今二月天气,不寒不暖,不上路更待何时?”蒋兴哥把商业视为衣食父母,忍痛舍下自己的妻子,执着地走着父母传下的这条路。这样看来,蒋家俨然是“世代商业”了。类似的现象在《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中也有反映,贩线香的黄公带着

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5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