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游学制背景下“本专科分段式”人才培养体制的思考
论文摘要:随着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物流企业人才需求规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代物流企业对人才需求从单一行业技能型人才向复合领域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转变。面对这一形势,以“游学制”为平台,尝试整合南京地区交通类高院职院教学资源优势,积极与对口应用性本科院校相对接,分段培养交通运输专业复合型高端技能型复合人才。
论文关键词:游学制;分段人才培养;高端技能型复合人才
一、江苏实施物流复合型人才本专科分段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江苏是全国交通运输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目前公路密度位居全国前列。到2015年,初步建成五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以综合交通大通道和大枢纽为重点、以城乡、区域和国际运输衔接一体化为特征、“面向国际、衔接长三角、贯通沿海、辐射中西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江苏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发展必然要求交通物流业转型升级,对交通物流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一大批经过专门教育的、能适应江苏综合运输体系需要的复合型高端技能型人才。根据江苏“十二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规划和布局,江苏省未来5年内现代物流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约为12万人。而目前江苏省开设物流管理、港口管理及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等相关专业的50多个本科及高职院校中,按现有培养规模计算,
“十二五”期间仅能为社会提供约3万人,且与当前江苏交通物流业大发展对复合型高端人才需求的规格有较大差异。
如何利用南京地区交通行业高职院校的各自优势,通过游学制的教学形式,寻求与本科学校合作,培养适应大交通战略需要的复合型物流人才尤为紧迫。因此,实施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人才培养适应江苏大交通人才战略发展的需要。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以及教育部召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精神,推动江苏省职业教育发展,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制度,提升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江苏省2012年试点实施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人才培养体制。即高等职业教育学习3年,经过资格考核,进入普通本科教育学习2年。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高职和本科院校统筹制订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的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
由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与南京林业大学校共同开发的“3+2”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发的,对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丰富了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本内容。
二、游学制的基本内涵及运行模式
所谓游学制,是指合理利用地处南京的三所交通类高职院校(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及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地缘优势和专业优势,发挥同行业院校的领域特色,三校共同制订物流管理专业高职培养阶段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学分互认、学生互派的校际间学生轮流游学的形式,联合培养满足综合运输体系所需的
试析游学制背景下“本专科分段式”人才培养体制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