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内容产业核心竞争力思维模型建构
摘要电视内容产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由外围影响层、内部支撑层和核心决定层构成,核心决定层中的创新力、品牌力和文化力等核心能力的形成源于外围影响层和内部支撑层各要素相互之间的有机融合。“三力”既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又是互为补充的整体,它们对电视内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最终由文化传承力来实现。
关键词电视内容产业核心竞争力思维模型文化传承力
数字化背景下,电视内容需求的膨胀为电视内容生产的产业化准备了条件,文化全球化的推进给各国电视内容生产的社会化提出了要求。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和WTO各项条款的全面实施,中国电视内容产业已逐渐显示出应有的独特竞争优势和价值增长潜力,但与日趋成熟的西方电视内容产业相比,中国电视内容产业的发展差距仍然显而易见。中国电视内容产业要在全球化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必须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充分了解全球文化发展态势,重视产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挖掘与培育。
一、中国电视内容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思维模型
在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下,以国家体制为保障的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如图1所示),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过程与作用来看,它是一个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完整体系。
处于全球文化产业竞争环境下的一国电视内容产业,单靠资源、资本、技术、组织和渠道等外围因素来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成本、质量、人才和策略等内部控制要素合力形成的竞争能力尽管在竞争中起着支撑性的作用,但也不足以成为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真正能够成为电视内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是各种产业优势与竞争能力在整合、凝聚中生成的创新力、品牌力与文化力。
电视内容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竞争优势和竞争能力共同打造的以“价值”为本质的体系。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在为企业创造价值,价值的体现最终以量化的方式转移到资金上,与之相通的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出,就产业自身发展而言,同样是为了产业能够创造价值,以达到在竞争中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但产业的价值往往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本身发展所需要的量化的资金表现,它通过使产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市场占有率得以提高后表现出来;二是产业后面所隐藏的文化渗透力,此时的“价值”很难直观地表现出来,它考量的是国家或民族文化在全球文化竞争中的表现以及在文化交流和传播过程中影响消费者的广度与深度。
核心竞争力的生成与壮大需要内外因素的参与,核心竞争力生成以后所产生的辐射张力规范着各种内外影响因素与支撑因素的发展方向。电视内容产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由外围影响层(包括资源、资本、技术、组织和渠道等外围因素)、内部支撑层(包括成本、质量、人才和策略等内部控制要素)和核心决定层(包括创新力、品牌力、文化力)组成。这个体系如一个既能内聚又能外扩的可以整体运转的“风火轮”,如图2所示。
之所以说中国电视内容产业核心竞争力体系是一个类似于“风火轮”的思维模型,是由核心竞争力构建过程中以“价值”为共同核心的三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层级决定的:
(一)外围影响层中以制播分离体制为背景的各产业竞争优势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缺少其中任意一环,竞争优势就不会实现。以资本为例,资本实力越来越左右着资源的配置、利用与效果实现,也制约着对技术的引进与开发、组织规模的扩大和管理绩效,甚
中国电视内容产业核心竞争力思维模型建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