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研究.docx摘要课程整合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通常是指将各门课程中具有内在关联的相关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重新构建教学框架,以打破原有学科体系中各门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知所学知识。外科护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两门重要的核心课程,彼此联系密切,教学内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比较适合进行整合教学。本研究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讨如何构建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课程整合模式,为后续进一步进行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整合提供参考。关键词护理专业;课程整合;病理生理学;外科护理学目前,关于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相关研究正在兴起,很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多方面较为深入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众多改革实践中,课程整合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课程整合是指将具有内在关联的各门课程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以打破原有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学生能够从整体认识所学知识[1]。目前,我国关于医学本科教育课程整合原则及取得的初步成效等方面的研究较多[2],而高职院校学制短,课程整合尤为重要。本研究对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整合进行探索,主要围绕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这两门彼此联系紧密的课程展开。 1高职护理专业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以学科体系划分教学内容,导致很多教学内容交叉重复[3]。例如,关于水、电解质代谢失衡的内容包括体液组成与分布,水、电解质平衡及调节,水钠代谢紊乱和钾代谢紊乱等在病理生理学课程中均已系统讲授,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又要完整讲授这部分内容。如果不加以整合,就会导致教学内容重复,不仅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也难以突出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特色与重点。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课程设置模式存在内容重复、衔接不好以及与临床脱节等诸多问题,与现代医学教育的普遍规律不相符。高职医学院校由于学制短、生源层次低等原因,进行课程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课程整合的思路和举措围绕教学整合这个中心环节,首先,以专任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师生的实际需求,获取第一手资料,为推行课程整合改革和制定课程整合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例如,在调查中多数往届学生反映病理生理学与外科护理学等临床课程之间衔接不够。然后,以行业专家为对象进行访谈,包括市护理协会专家、三甲医院护理专家等,重点了解行业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对课程整合的意见和建议,更深入地认识目前高职医学教育模式的不足与基础和临床课程整合的意义。最后,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收集有关医学课程整合研究论文,通过、等网站收集国外课程整合最新文献,梳理和分析后提取有价值的资料,为本研究提供整体思想和理论依据。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掌握了专任教师对课程整合的认识和看法,行业和学生对课程整合的需求情况等。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课程内容编排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得各门课程之间经常出现重复内容。例如,外科护理学包含大量基础医学知识,尤其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容。前期调研表明,任课教师、医院和学生都希望进行课程整合,将外科护理学和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做到既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又能够减少冗余的知识,更利于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自学。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剪切修补,而是以岗位需求为重点,形成逻辑清晰、前后呼应的课程模式,培养
病理生理学和外科护理学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