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是英雄
生命是短暂而可贵的,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俗话说:愿在世上捱,不愿土里埋。因此,热爱生命,惧怕死亡,是人之常情。尤金?欧凯利是美国KMPG(世界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总裁兼执行长,在他53岁时,他已经功成名就了。他乐观开朗,有坚固的婚姻,有两个可爱的女儿——最小的女儿才十四岁,同时还是两个稚龄孙子的外公,有用不完的钱,许多尚待实现的梦想……然而,有一天,他当过护士的太太发现他脸颊有点凹陷,他听从建议作健康检查;忽然,医师说,他只剩3个月可活,就算他接受治疗,也多撑不了几个月。忽然,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他还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走出了“为什么是我”的怨尤,决定尽情享受这3个月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于是,他为自己的公司找到可靠的接班人,于是,他带着太太到他们一直想要旅游的欧洲城市,于是,他坦然地安排好自己死亡后的一切……他的胆识和能耐,在面临死亡时仍然发挥的淋漓尽致。他将死亡面临的机会当成一份最后的礼物。“难道生命的尽头非得是最糟的部分吗?为什么不让它变成积极而有建设性的经验或人生最棒的部分呢?'欧凯利这样在他的自传中对人们说。死神可以带走他,但不能摧毁他的信念。他仍拥有人生美丽的回忆,也为他的妻子和孩子留下一个典范,也给世人留下了一本属于他的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记录——《追逐日光》。一个能在听闻噩耗后如此清醒而平静的人,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像尤金?欧凯利这样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的英雄决不止他一个,他还让我想到在生命最后一刻都在忙碌的科学家
——巴甫洛夫。巴甫洛夫是前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金。在生命即将终结时,巴甫洛夫没有忙着求医索治,却在一直密切注视着越来越糟糕的身体状况,不断地向坐在身边的助手口授生命衰变的感觉,他要为一生挚爱的科学事业留下更多的感性材料。对于人们的关心、探望,他不近人情地以:“巴甫洛夫很忙……”加以拒绝。巴甫洛夫在生与死的较量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奋、豁达、超然、镇静、无私、无畏令人深深折服。尤金?欧凯利,巴甫洛夫,在死亡面前,他们都是英雄。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面对死亡,却只是与
不是每个人都是英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