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正念、核心自我评价及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报告人:仇禹
指导老师:彭彦琴
目录
三、研究意义
二、问题提出
四、研究设计
五、参考文献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正念:一种有目的、不评判的将注意力集中于此时此刻的方法。
核心自我评价:个体对自我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和估计,包含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神经质以及控制点四个基本特质。
主观幸福感: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包括生活满意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三个特质。
正念
核心自我评价
主观幸福感
自尊
自我效能感
神经质
控制点
问题提出
更好地自我察觉、优化思维模式、探索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价值观
自我图式
自我验证
积极应对生活
避免自我设障
自我觉察
自我接受
自我调节
自我管理
自我探索
自我解放
国内目前还没有直接对正念、核心自我评价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没有关于核心自我评价以及主观幸福感的正念干预相关方面的研究,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为提高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以及主观幸福感提供一些借鉴与帮助,同时为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提供一些参考。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目前还没有直接的研究证明正念与核心自我评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而且,除了Feng Kong等人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在正念与生活满意感提升之间的中介作用外,还没有人对核心自我评价在正念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加以研究。本研究将正念、核心自我评价以及主观幸福感这三者结合起来探讨,有助于明晰正念与核心自我评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确定核心自我评价在正念提升主观幸福感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
实践意义
国内研究表明,我国的大学生群体主观幸福感状况并不理想,总体偏低;而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也较Judge之前的研究结果相比普遍偏低,这可能是由于我国谦虚内敛的文化内涵的影响。正念训练在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基础,并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团体训练形式,非常适合在高校中开展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研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正念训练的形式探索提高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并以此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的有效途径,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训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苏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正念水平、核心自我评价以及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经过查阅文献资料,总结归纳正念、核心自我评价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结合前人研究及本研究中对正念、核心自我评价以及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结果,开展面向大学生的正念训练,搜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比较,选择《五因素正念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以及主观幸福感问卷作为研究工具。
研究步骤
研究一大学生正念、核心自我评价和主观幸福感的群体特征分析
研究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苏州大学大学生群体的正念水平、核心自我评价以及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研究假设
大学生正念水平、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的各个水平差异显著。
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以及主观幸福感问卷对苏州大学一至四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施测,,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大学生正念、核心自我评价以及主观幸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检验。
研究二大学生正念、核心自我评价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之前阶段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前人的研究发现,拟进一步分析大学生正念、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尝试探索三者之间复杂的作用机制,并构建中介模型。
研究假设
大学生正念水平能够显著预测其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能够显著预测其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正念水平能够显著预测其核心自我评价。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在正念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且存在如下的关系模型(见图).
主观幸福感
核心自我评价
正念
研究二大学生正念、核心自我评价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研究方法
(包括五因素正念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以及主观幸福感问卷的施测结果)进行统计处理:(1)对三者变量进行相关分析;(2)对三者变量进行回归分析;(3)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之上检验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效应。最后,,以进一步验证三者关系的研究结果。
研究三基于提高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正念训练研究
研究目的
在考察大学生正念、核心自我评价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基础上,编制正念训练方案,通过实施该方案,考察该正念训练对改善大学生正念、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答辩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