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芈萨依德(1935~2002年)是美国当代非常有名的文学家和文化批评家,他在去世之前至少有两三本书是讲音乐的,最后一本书叫做onlatestyle,我把它翻译为《晚期风格》。萨依德这样一个写过《东方主义》、在政治上扮演过重要角色、为巴勒斯坦请过命的人,这样一个写了从早期的beginnings到《文化与帝国》乃至后期的大量文学批评文章的人,他晚年最后依归的却是音乐。袄 蚂谈到萨依德的《晚期风格》,首先要提到阿多诺(1903~1967)。因为实际上最早提出晚期风格的人是阿多诺,而不是萨依德。罿 莈阿多诺和那一代人芅 莄对音乐的文化追忆蚈 蒈阿多诺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他这个人非常怪。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一分子,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音乐,有一次在德国见到一位维也纳来的作曲家,他非常欣赏此人的歌剧,决定跟其到维也纳学音乐,后来没有学成,又回来做了哲学家。蚆 螂阿多诺和法兰克福学派大部分人一样,因为纳粹党的关系流亡到美国,呆了大概有二三十年,在美国他用德文写了大量的文章,包括哲学的、社会思想的,也写过很多音乐的文章,而这些音乐的文章后来结集成书,最有名的一本叫做《现代音乐的哲学》。螁 蒇在他的书里可以看得出来,有一个主题在不停地出现,就是文化的回忆,他流亡在美国越久,就越是要抓住年轻的时候所接受的那种家庭音乐的教育。阿多诺只研究贝多芬、瓦格纳、马勒,根本不理会法国音乐,而对于美国音乐,更是瞧不起。他写了大量文章批评美国当时的流行音乐,从爵士乐、流行歌曲到电影,甚至一位很受欢迎的音乐家的指挥,他都不喜欢,他说那是罐头音乐,真正的音乐是要在现场才能听出来的。音乐似乎变成他流亡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比他的哲学还重要,因为哲学可以从书本中得到,而音乐是要靠记忆,他在洛杉矶,没有办法回到原来的世界。螃 薄我研究和阿多诺同代人的传记,才发现原来他们那代人如本雅明,都是如此,特别是犹太人里的中产阶级。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了一本《昨日的世界》,讲述这代人的成长经历,原来每一个中产阶级的德奥血统的家庭里都有一架钢琴,他们都在听德奥的经典乐曲,唱伯特、舒曼的艺术歌曲,听贝多芬的四重奏,欧洲的思想史、文化史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音乐。蒀 薇更奇妙的是,那个时代的很多文学家非但写音乐文章,甚至整个小说的结构都和音乐有关。托马斯·曼的小说《浮士德博士》,讲现代的浮士德和一个魔鬼。那个魔鬼说:“我可以教你写最好的音乐,很怪诞、很奇特,能超越现在所有的音乐。”这种音乐的辩论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是托马斯·曼在洛杉矶,作为放逐人士写出来的,他怀念欧洲文化,可是在怀念当中有批判。刚好那个时候,勋伯格——维也纳现代主义音乐的祖师爷,也住在洛杉矶,所以他就把勋伯格的音乐作为他的模式写进书里。只是他不像阿多诺那么懂音乐,不过他和阿多诺是朋友,所以就把阿多诺的意见放在自己的小说里,结果小说发表之后,勋伯格还很不高兴,认为小说丑化了他,他的东西怎么被阿多诺转借去变成托马斯·曼的小说呢。芄 羂阿多诺的两种晚期风格艿 蚇阿多诺对于音乐的看法本身现在已经变成了经典,所有研究这段音乐史的人,一定会引用他的文章。蚅 蚄阿多诺认为,真正了不起的音乐家是勋伯格,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是一种粗暴的音乐,完全不值一提
音乐与人生——阿多诺和萨义德的音乐追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