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员:徐汉武廖春云丁家楠摘要本文是一个针对我国修建高铁利弊的定量评估模型。在做模型之前,我们收集了与武广高铁修建有关的数据,如修建高铁前后武汉的人民生产总值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周边产业的产值、经济效益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然后我们从横向(高铁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综合对比)和纵向(高铁带来的效益)两个角度对中国修建高铁的利弊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建立了模型。模型一:本模型主要利用决策分析法通过时间、票价、安全性、舒适度这四个指标对高铁、普铁、民航、客运这四种民众出行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进行了评价。首先利用四项指标及现有数据构建益损矩阵。之后利用极差标准化法构建标准益损矩阵。通过标准益损矩阵计算出四种交通方式的益损期望值。得出利于民众出行的交通方式依次为高铁、客运、普铁、民航。模型二:本模型首先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出了在未建高铁的情况下武汉市的相关产业的产值,与其真实值进行比较,得到了高铁对各个方面的影响程度。并定义了利弊指数的计算方式。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将各个方面对应的权值计算得出。最后,,得出中国修建高铁的利处远大于弊端的结论。关键词:决策分析益损矩阵灰色理论层次分析利弊指数问题重述中国这几年高铁发展很快,武汉至广州的高铁已经在2009年12月26日开通,武汉到广州的旅行时间将由原来的约10小时缩短到3小时,大大方便的老百姓的出行。然而一些百姓担心,武广线原有的普速列车是否停掉?汽车运输和飞机运输等是否受到影响?百姓会不会“被高速”——被迫承受高铁的高票价?2011年7月23日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造成34人死亡,191人受伤,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会议还指出,要统筹做好部分高速铁路降低运营速度后的运力调度等工作,适当增加其他客运车次,做到既确保铁路安全,又不影响人民群众出行方便。目前,还有一些高铁项目在建设或审批中,如宜昌至武汉的高铁预计2012年建成通车。请你收集某一段高铁(如武汉至广州,宜昌至武汉等)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定量评估中国修建高铁的利弊。二、问题分析问题要求我们对中国高铁的利弊进行评估,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探讨。第一,修建高铁肯定会对其他交通工具的运行有所冲击。在这里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到底高铁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而言是否更具有发展前景。因为如果我们还可以得出有另一种交通工具比高铁更具有前景,更能被人们接受,国家理所当然应发展这种交通工具,而不是高铁。所以为了更有利的说明问题,我们需考虑另外几种常用交通工具,例如:普快、汽车和飞机等。我们可以比较这四种交通工具的效益代价比,确定大小顺序,从而最终给出一个最佳方案,为决策给出正确的依据。1)收费标准:指单位造价乘以建设长度除以火车站收回成本的年限再除以乘客总人数加运行成本。2)舒适程度:指夏天是否有空调或者电扇,冬天是否有暖气,座位是硬的,还是软的,上车是否拥挤,坐在座位上乘客之间的间距的大小等。3)安全程度:指一段时间内(比如一年)发生事故次数,及伤亡情况等。4)时间:从武汉到广州所花费的时间。5)票价。第二,修建高铁后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而这些方面的指标的变化情况正好可以作为我们评估高铁利弊的标准。但是在这个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有些是定性的,有些是定量的,这就首先要求我们利用某些方法将所有指标量化;其次,利用灰色预测的方法预测出假如没有修建高铁的情况下的指标值,再进行对比,这样一来就可以比较各项指标的变化。需考虑的方面有(以武汉市为例):GDP变化值:GDP的变化最能直接的反映高铁修建的利弊。旅游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肯定会对旅游业带来影响。工业。农业。招商引资。我们对高铁利弊的探讨将做如上两个具体的方面考虑。三、;;;,武汉将按原有的发展速度进行发展。:第i项决策因素的权值:高铁对第i项指标的影响指数;:第i项指标的实际值;:第i项指标的预测值;:益损期望值;:高铁对我国的利弊指数;:第i项指标所占的权值;:第i项指标与第j项指标的重要性比较;CI:判断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指标RI:判断比较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四、,比上年增
关于中国修建高铁利弊的定量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