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3)传统美德崔立威悠悠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虽然历经历史长河的冲刷,仍以其深厚的思想底蕴和顽强的生命力,完整地延续了下来,独秀于世界文化之林。儒家经典所承载的传统道德精华,不仅凝聚成民族之魂,更铸造了东方文化特有的神韵,时代传承,蔓延不绝。在传统美德课中,我们通过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德育课只注重说教的形式,首先让学生了解中国儒家文化中对中华传统美德的阐释,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和经典文化,然后学习和讨论这些优秀品德在我们现实社会的意义,以及应该如何摄取这些思想,如何将它们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意识和参与精神,使中华传统美德能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从日常生活中来陶冶情操、形成自身优秀的道德品质,达到中天下”崇高境界。本学期我校开发了“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旨在梳理“传美”内容,系统进行“传美”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以及深远的现实意义。让学生们知道,我们民族到底有哪些传统美德,该如何去继承这些美德;同时让学生理解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炎黄子孙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本学期我们安排了以下几个内容。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瑰宝。本课作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校本课程的第一课,我通过调查“假如给你一个自由选择国籍的机会,你将希望成为那国人?”,使学生能正视中学生缺乏爱国情操的现实,同时用社会上道德沦丧、儿童青少年缺乏责任意识等等事例,使学生深切认识:在现实的中国,必须加强道德建设;使学生理解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责任意识和参与精神,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和谐亲情源于孝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孝是对子女而言的,慈是对父母而言的。父慈子孝是传统亲子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孝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现实社会中,孝是稳定社会很重要的手段。本课分为两节课来上。第一节主要向学生介绍我国儒家“孝文化”的基本内容,书中那些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行,那些是需要摒弃的糟粕;中国孝文化的现实意义。第二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问题“如何看待丁克家庭?”,“如何看待独生子女的出国?”等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学会应该如何去孝敬父母,如何通过提高自己“孝”的道德品质,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创建和谐
四年级传统美德教育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